•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西藏区域报道
  • 10:西藏区域报道
  • 11:西藏区域报道
  • 12:西藏区域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2009 3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西藏区域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西藏区域报道
    西藏发改委主任金世洵:努力培育和发展新的重点产业项目
    西藏证监局局长杨代刚: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
    西藏国资委主任李震:四大集团组建工作要有实质性突破
    西藏银监局局长廖平之:用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西藏国资委主任李震:四大集团组建工作要有实质性突破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西藏国资委主任李震:

      四大集团组建工作要有实质性突破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的旅游、矿业、建筑建材、藏药等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培育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今年我们要继续推动旅游集团、矿业集团、建筑建材集团、藏药集团这四大集团的组建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西藏的企业不仅承担了经济责任,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政治和社会责任,西藏的国企尤其如是。经营好国有企业,对于西藏而言异常重要。经济要发展,社会要稳定,西藏的特色产业更要前行,如何处理这方面的关系?为此,西藏国资委主任李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上海证券报:西藏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李震: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358户,职工总数41994人,资产总额2208564万元,负债总额91662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1.5%。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13亿元,上缴税收4.65亿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上海证券报:目前西藏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如何?

      李震:2008年是我区全面启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年。正当我们按照《关于深化我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之际,我区发生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要更加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各地(市)、各企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在确保社会局势稳定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了第一个改革年度的改革任务。到2008年年底,全区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43.9%,到2010年我们要基本完成全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

      上海证券报:国资委对于西藏的重点发展产业有什么产业整合的计划?

      李震:我们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原则,结合我区产业和企业的实际和特点,谋划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的旅游、矿业、建筑建材、藏药等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培育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今年我们要继续推动旅游集团、矿业集团、建筑建材集团、藏药集团这四大集团的组建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做好这四大集团的组建工作,我们在产业规划的制定以及各种政策上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一是自治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深化我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并设立了5亿元的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基金,几大集团的组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将充分享受在政策、资金、土地、财税、融资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二是矿业、建筑建材业、旅游和藏药业作为我区的重点产业,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作为自治区最具活力的产业,下一步重点发展精品旅游路线,打造西藏旅游品牌和扩大接待能力。矿产业正在启动若干重大项目。通过剂型改进、品牌建设、改善和健全藏药销售网络,使藏药产业在内地中药行业占有一定份额。建材行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上大压小,以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代替和淘汰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满足区内建筑市场。

      上海证券报:国资委旗下有西藏矿业和西藏天路两家上市公司,都是相关行业中的区内龙头企业,对于支持它们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发挥资源优势,国资委有什么思路?

      李震:在西藏自治区注册上市的有8家公司,除我委直接监管的西藏矿业和西藏天路公司以外,其他6家上市公司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列为我委联系企业,目前西藏矿业和西藏天路都是国有参股公司,国有企业为第一大股东。

      上市公司的发展,要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通盘考虑。

      就矿业来说,西藏自治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给矿业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认为当前是组建西藏矿业集团的有利时机。天路的基本情况和矿业相同,目前对控股公司组建集团框架设想已进行论证。初步设想是组建建工建材集团公司。

      上海证券报:一直以来,国家直接投资在西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较明显,未来国资委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区内国企的自我造血功能?

      李震:预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要靠国家投资来拉动。当前西藏经济基础较弱,国有企业的基础同样较薄弱,今后在资金项目上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当然,我们也要处理好“离不开与不依赖”的关系。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增强银企合作,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