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银行间债券市场10年金融债的收益率上攀到了3.77%的位置,较3月初的二级市场收益率上涨了约13个BP。由于1年期央票的收益率水平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1年至10年的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程度达到了260多个BP的水平。据说,这已经是银行间市场有收益率曲线统计以来最陡峭的一条曲线形态了。
因此,自10年期金融债上攀到3.60%以上之后,市场普遍的看法是收益率曲线已经达到非常陡峭的程度,接下来平坦化是可以预期的。由于短期内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看不到紧张的趋势,所以较为普遍的观点都认为收益率曲线很快将以长端下降的方式平坦化。
但是3月份以来平坦化却迟迟未见,10年期金融债的收益率不降反升,到3月末反倒上升了10多个BP。面对越来越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形态,不少看多长期债券的投资者都开始迷失了方向。
不可否认,当前的收益率曲线的形态也许真的是2001年债券市场活跃以来最陡峭的,但是我们认为,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下行并不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首先,已经有不少的经济学家警告,按照目前全球的流动性投放规模,全球经济有可能很快陷入滞胀的风险。即经济仍在衰退的边缘挣扎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已经大幅度上扬了。那么收益率曲线就算要平坦化,也有可能是以短端上扬的方式来完成的。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国内债券市场自2001年开始真正活跃以来,至今也就7年多的历史,这一期间经历的宏观经济波动也就只有两个周期。这么短的一个历史中的最大值,是否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极大值呢?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且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CPI波动历史走势来看,波动幅度是要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极值也会大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极值。目前的260多个BP的倾斜程度从历史来看的确是很高了,但是放眼更长远的未来,没准只是一个不大的利差呢。
“经验主义害死人”,是的,这句话放在银行间市场也应该同样适用。历史上的最大值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极大值,毕竟我们的债券市场的历史实在是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