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市场间弥漫着一股冒进躁动的情绪,且夹杂着对抗性思维,渗透在形形色色的经济分析中。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不仅模糊了问题的焦点,同时也掺杂着盲目的自大与兴奋,扭曲了话题的本意,使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有关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据报道,在最近4个月内,中国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国央行以及中国香港金管局,签署了总计为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骤。报道称,人民币国际化须经历三个阶段: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人民币进行金融交易计价,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
然而,所谓货币互换,真的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第一步吗?在中国经济还需要很长时间进行优化调整,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其他要素市场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人民币贸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有可能吗?这样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有利吗?
先不谈这些问题,看看最近这段时间,有关货币互换的其他信息。据报道,4月6日,美联储与欧洲、英国、日本和瑞士四大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涉及互换额度约2850亿美元。美联储可用美元从其他四大央行购买300亿英镑、800亿欧元、10万亿日元和400亿瑞士法郎的货币储备。这五大央行称,将继续“加强合作并采取相应手段,以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而中国央行对不久前签署的6份货币互换协议又怎么看呢?据介绍,此次货币互换旨在支持贸易融资。其运作机制是,央行将互换得来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这样,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可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由此可以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
比较欧美日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与中国央行的协议,可以发现,两者既有不同点,又有共同之处。不同点是,欧美日此举意在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改善信贷状况,刺激经济尽快复苏。其着力点在金融市场。而中国央行的着眼点是,促进双边贸易,规避金融风险,降低出口成本。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想利用金融手段,为实体经济恢复增长,创造宽松便利的金融环境。
也就是说,货币互换主要是一种服务于双边实体经济的金融安排,是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的约定用双方货币进行互换的市场行为。其目的在于锁定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开展经贸与金融合作,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高经济的可预期性,防止经济生活受过多干扰。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并不是某种特殊的货币国际化步骤。
现在,包括中国在内,国际社会之所以频频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双边投资与经贸合作,是因为金融危机还没有停息,国际贸易下滑趋势还没有扭转,世界经济衰退危险还没有解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救,为了摆脱流动性困扰,绕过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和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选择这种可以自主的双边合作方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按照所谓货币国际化的逻辑,参与双边货币互换就等于国际化,那么与中国签定协议的6个经济体,其货币不也是国际化了吗?不也是迈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一步了吗?这种思考逻辑,未免太简单了。而中国的货币互换活动,其实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现在,之所以要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签下6500亿元的互换协定,主要是为了外贸的需求。
从相关数据看,近几个月来,外贸形势日益严峻。不仅如此,由于发达经济体需求急剧萎缩,部分外向型新兴经济体的外贸需求更是下降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中国经济,必然要想方设法稳住出口,为扩大内需争取转寰时间。因此,除了提高出口退税率,利用货币互换的方式,为出口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正是货币互换的本意所在。
至于人民币有长期升值潜力,为人们所看好,有发展成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则是另外一回事。而美元现在的力不从心,则表明国际经济、金融的流量已越来越大,一国货币已独木难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势在必行。但是,对于这个十分复杂的新问题,用冷战式对抗性思维的方式,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逻辑,来思考人民币的未来地位,恐怕是不合适的。
现在,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同舟共济,是合作,而不是称雄争霸。至于货币互换可能引发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地缘变化,倒是另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