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1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1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孙逊:艺术要表达某种终极性的东西
    任何东西
    都能成为动画——孙逊答记者问
    我的作品构成与现实平行的世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动画——孙逊答记者问
    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动画让孙逊梦想成真

      问:是什么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让你迷上了动画?

      答:偶然的因素是大学的时候(2002年)参加在比翼的叫做“少数服从多数”的展览,策划人是陈晓云,交了很多方案,讨论到最后,可能实现的方案也只有动画的那个方案,也就是后来的《创世纪》。

      必然的因素是我对绘画的情结很深,同时又挺着迷影象这种方式。

      其实在第一部动画之前我拍过一部短片,是在刚进版画系的时候,剧本是在附中4年级时写的。记得当时还是系里给了500块钱,条件是片子要代表版画系作为美院元旦联欢会上的节目。机器是借的,而且是模拟机,剪辑是跟着一个同学跑到嘉兴去弄的,原因是我那同学的老爸是嘉兴电视台的。他爸介绍一个朋友帮我们剪的。整个过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难,关键是没钱。

      问:为什么在创作《创世纪》后一直做动画?

      答:做一件作品其实必然要面对几个因素,最主要的一样是钱,还有一样是精力和时间。我没钱,但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从实现梦想的最低要求来讲,动画花钱少,只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够了,所以我尝试了动画这个手段后觉得很好,起码做作品变得特别现实,特别适合我当时的状况。后来就钻进去了,直到现在。

      问:为什么你觉得任何东西都有成为动画的可能?

      答:我的确认为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动画,原因是我觉得动画本身并不重要。如果真把动画当动画去做,那会特没劲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道理都是通的:我们做的任何事情,“事情这个形式”的背后都有“阴谋”,也就是另外的目的或者说是追求。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当然任何东西都有成为动画的可能,因为“动画”本身已经很模糊了。

      

      做好动画必须理解绘画

      问:你的《21克》中所有的镜头都有一张色粉的素描作为原稿,这是为什么?

      答:你所说的素描其实是分镜头。这么做的主要的原因之一,跟动画创作的团队操作有关系:《21克》是团队作战,但并不是团队中的所有的人都擅长这种素描。动画这种工作其实很耗精力和时间的,分镜头由原画部负责,动画部则接下去做动画效果:当分镜头从原画部出来之后,动画部的成员只需要考虑动作和镜头的运用和美感就可以了,不需要在镜头的画面气质和光线效果上耗费精力了。这样就能更好的把握工作的质量。

      问:这样做是不是因为你要突出你的动画图像语言与素描的关系?

      答:对。绘画的语言和动画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各有侧重吧,我认为如果想要做好动画必须要建立在对绘画的理解之上,所以这也是我们先确定分镜素描的另外一个原因。只有你真的理解画面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去把握动画本身,否则会被动画的外在手段欺骗,那么,就真的会变成为了做动画而做动画了,会丧失真正的目的。重要的不是在迷雾中不停的走,貌似勤奋的寻找,而应该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去辨析方向,哪怕偶尔停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花近4年的时间去完成一部30分钟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