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大全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1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让三国文化
    参与当代文化重建
    《大三国志展》实现了文物展的突破
    日本文物展已经进入“命题展”时代
    传承民族文化也要研究文化载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三国志展》实现了文物展的突破
    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东京富士美术馆副馆长五木田聪
      ——访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杨阳

      ⊙本报记者 邱家和

      

      据从1982年起就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工作的中心副主任杨阳介绍,中心是1971年成立的机构,从1973年起就到全球各地举办中国文物展,向各国人民推广中国文化。这次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的《大三国志展》,所展出的文物涉及全国,商借展品的工作都是由中心协调的。这位北大考古系毕业的专家对记者谈起了《大三国志展》成功的原因。

      

      实现了文物展的突破

      杨阳指出,中国文物展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有特殊的作用,不过正如你们的报道所指出的,文物展要发掘文物的当代性,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说,去年北京奥运期间,我们在奥运园区里做了一个古代科技展,叫“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首都博物馆也举办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但是和大多数文物展览一样,这些展览的范围只到古代为止,没有延伸到现代。

      杨阳又指出,早在1998年他们尝试过一个囊括古代和现代的展览,那就是当年2月3日在纽约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其古代部分在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明清。另外还有近现代部分,内容包括晚清民国,连文化大革命都有,通称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那是做一个尝试,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不过还没有尝试过两个部分的连接。《大三国志展》则把演义和正史融合在一起,还包括了日本年轻人中风靡的游戏动漫,是一个突破。

      

      20年前日本人就想办三国展

      杨阳还透露,早在20年前日本人就来谈过要办三国展。看了展品后很失望,因为三国的历史时期比较短,加上当时战乱,真正抢眼的出土文物少,这次展出的那个银缕玉衣,是曹操爷爷的,属于早期的文物。所以日本人担心展览失败,取消了计划。

      他介绍,后来在韩国办了三国展,那是2004年到2005年10月。内容上也有一些特色,比如复制了一把关公的大刀,就放在架子上让观众去掂那个大刀。还有大量的卡通形象,纪念品做了很多,可惜就是没成功,观众不是很多。此后,日本专门去韩国考察,得到启发,人家就接过来了,名正言顺把正史和小说,演义部分,做成两部分,公开就这么做。

      他还指出,日本人确实可能比韩国人会经营,社会基础也好很多。我们在韩国做了很多展,唯一的就是秦兵马俑还可以,其他都不是很成功。日本就不太一样。我们在日本数以百计的展览,不成功的很少。而且日本人对衍生品、纪念品、图录等都很感兴趣,好多展览都是人手一册,这也是对主办方的很好支持,可能和国民性有关,日本也不讳言中国文化是他们的父亲文化。

      

      私人博物馆藏品出境办展有障碍

      他在谈到文物出境办展时还指出,现在文物法没规定哪些博物馆可以到国外办展,但实际操作中个人还不允许出国办展。现在有变通的办法,个别的私人藏品东西确实很好,也可以参展,挂在一个博物馆下,由博物馆专家鉴定担保。以后是不可以逐渐让民营博物馆也参与文物交流?政策上还需要调整,还有法律问题。

      他指出,目前国家文物局管的这块还算规矩,而文物市场就有点乱,良莠不齐啊真假难辨啊,有的东西来源说不清,放在好的博物馆一展就没问题了,这也是个问题。还有文物定级,没有通过文物委员会定级,文物就不好出境了。另外要通过注册,就是要看真伪。但民间珍贵文物登记国家文物局一直想做,但是很难。有些好东西不敢拿出来,来源说不清楚,还有些技术性问题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