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公司调查
  • B7:公司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9 4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备战创业板 各地高新园区各显神通
    创业板需要优质保荐机构“护航”
    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将更畅通
    中小企业创造我国六成GDP
    创业板监管应侧重于增强透明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需要优质保荐机构“护航”
    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薛荣年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薛荣年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投资者队伍日益成熟;制度性建设逐步完善,监管水平渐渐提升;社会诚信度提高,积聚了相当一批创业板企业资源,这些都将为推出创业板提供良好的条件。

      从创业板规则的制订来看,总体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现状,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如将创业板定位于服务自主创新或高成长的创业企业、对申请企业设定盈利性门槛、对进入市场的投资者的准入要求、延长保荐机构的保荐期、细化持续督导期间的跟踪报告制度、设立独立的发审委等。对此,社会和市场各方面均给予了积极评价。

      作为保荐机构,我们认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质量是决定创业板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优质的保荐机构则是确保创业板上市企业质量的生力军。应该鼓励和支持业绩优良、规范运作、具备自主知识产权、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创业板来上市,而那些处于创业初期、商业模式完全不成熟的小企业、新企业,则应鼓励与引导VC、PE等私募基金去投资。只有严把创业板上市“入口”,在源头筛选出真正的优质项目,才能在创业板开创初期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使其健康、稳健、长远地发展下去。

      另一方面,优质券商将成为确保创业板成功的生力军。创业板企业规模小、收费低、风险大、保荐期限长,如果能引导与鼓励国内优秀的券商投入创业板企业的保荐工作,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允许保荐工作质量较高的券商拥有更多的申报“通道”,甚至不排除对创业板保荐机构进行排名,对一些保荐能力低、保荐业绩差的券商设置一些资格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