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专 版
  • 10:专 版
  • 11:专 版
  • 12:专 版
  • 13:专 版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9
    按日期查找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刘大为
    演绎
    “史诗与牧歌”
    《海上花》把张江当代艺术馆展厅当作品
    “图像的故事”反思图像的历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上花》把张江当代艺术馆展厅当作品
    2009年05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李磊 海上花029布上丙烯
      《海上花:李磊作品展》近日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举办,参展的作品都是李磊近两年的新作,与他前两年举办的个展有明显的不同。在展览现场,记者有机会让身为策展人的张江当代艺术馆馆长李旭,与身为艺术家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作了一番对谈。

      ⊙本报记者 邱家和

      

      《海上花》新作引发个展

      李旭:我与李磊的合作,始于1999年一起筹办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当时李磊在青年文联,我在文化局挂职,记得是曲丰国的抽象艺术作品得了头奖,还有杨福东、张恩利等艺术家参展。这些人都站住脚了。去年秋天,去李磊的工作室,看到了他的《海上花》新作,提出做现在这个个展。这批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反映了艺术家的文人情怀,洋溢着水墨意韵,表明李磊的诗性抽象落地了。诗性抽象在东方有传统,但抽象艺术的理念却来自西方,因此要找到抽象的点,而“海上花”是一个起点。这以后的作品都是系列。

      相比过去同类的这个展览,这个个展的特点是:一、有大作品;二、把整个展厅作为一个作品,有引子,有高潮,有结尾,疏密要有致,有音乐感,有诗意。李磊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春节期间都在埋头创作。那幅大作《满江红》,是为了这个展览特地创作的。这个花了大半年时间的展览,可以说我的期待百分之百实现了。

      个展追求展览的节奏

      李磊:这次个展的特点,是把整个展厅作为一个作品。张江当代艺术馆的空间很有特点,错落有致,不是一个方盒子,有节奏感。绘画干预的是心理,不在于画幅的大小,展览的空间也是如此。

      李旭:日本有专家指出,观众的观画线路如果是沿着展厅匀速移动,那就是失败的展览,如果在作品前不断调整观看的距离,最后形成的观看线路是锯齿形的,那就是成功的展览。

      李磊:场馆的空间与李旭的策展理念给了我一个机会,让参展作品带来展览的节奏,与人的心理节奏、生理节奏相适应。

      

      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

      李磊:这次参展的作品有海上花、四川森林、练习曲等系列,题材与制作方法有些差异,但都在意境上寻找人与环境的关系:海上花注重表达人与都市的关系,四川森林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练习曲则是人与人的关系。不管怎样,落脚点都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取向是和谐、美。

      李旭:李磊的作品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抽象艺术不是让你懂的,而是让你喜欢的。

      李磊:诗意,是在节奏中激发出的一种感情的倾诉。展览取名“海上花”,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特定的城市,总括上海地域文化的特色,这是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我的创作研究性非常强,研究色彩的关系、图形语言,尤其是练习曲系列。而《满江红》就是在小幅作品的实验基础上创作的。所谓小画不小,大画不空。

      这两年,重点作了色彩的研究,构成的研究、图式的研究。这些都不是纯粹的技术性的研究,还是针对人的情感,是形式与情感的关系的研究。图像,是有意味的形式,是针对某种情感的。情感的提示,包括采用诗句作标题。这次展览呈现这几年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很重要。艺术家不是为了画画而画画,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图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艺术馆改变了张江

      李磊:张江这个馆的硬件软件、文化氛围非常有特点。离不开李旭作为馆长的学术把握。

      李旭:做事的羁绊少一点。一方面是艺术馆非盈利的定位;一方面主办方给予充分的信任,给我学术上的自由度。

      李磊:学术把握也很重要。这几年张江的系列展览,凸现了品牌的效应。而“现场张江”则承担了较大的社会责任。张江在科技上是全国领先的,但几年前还是文化沙漠,这是很大的社会问题。这些展览使张江变了。

      李旭:我们的努力就是让张江的环境软化,如何让高科技给人带来的高强度压力释放。

      李磊:区域文化建设很重要,有的人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要不断投入做这些展览,表面看什么也没有留下,其实留下感觉了,有了口碑,就是成功。这就是文化软实力,形成城市的生产力,感召力。

      李旭:最近张江附近的楼盘,把距离艺术馆多远印入楼书。让张江当代艺术馆成为一种标志,正是我们多年不变的方向,希望逐渐形成浦东浦西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