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信息披露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半年涌入近千亿 流动性成千点反弹主要推手
    流动性充裕局面
    下半年料难改变
    上市公司 投资理财热情高涨
    期市 资金涌入 成交屡创新高
    债市 火热行情持续演绎
    楼市 信贷回暖 “抢地战”再度上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市 资金涌入 成交屡创新高
    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苗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叶苗

      

      上半年国内市场充裕的资金环境,也让逐渐走向成熟的期货市场“分到了一杯羹”,给期货市场的扩容带来了一次历史性机遇。国内期市在2009年迎来高速发展期。在短短的四五个月内,国内期市的保证金总量从去年底的不到500亿元,跃升至目前的700亿元。新入场的资金掀起了一轮轮成交高潮——连续出现6000亿元以上的日成交量、持仓手数相比去年翻番、期货公司保证金存量水涨船高。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期货市场资金的流入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新品种上市带来新的行业资本直接流入;二是期货市场避险功能发挥良好,实体经济避险需求带来大量资金;三是随着期货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角色被认可,一些股市资金转战到此寻找投资收益;四是期货公司的市场开发渐入佳境,尤其是券商系公司的IB业务开始发力,带来了很多新增资金。

      

      保证金总量已逾700亿

      据了解,国内期市保证金总量在去年底尚不满500亿元,但截至5月上旬,保证金总量已经增至约700亿元。光是增加的200亿元,就顶得上过去一些年份的总量。各家期货公司的保证金总量急速蹿升,约15家期货公司保证金总量超过10亿元,公司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其中,中粮期货位居榜首,保证金规模已逾30亿元,中国国际期货、永安期货、南华期货等期货公司保证金均超过20亿元。此外,长城伟业、广发期货、江苏弘业、上海中期等公司的保证金都在10亿元以上。

      从品种上看,铜、大豆、白糖等热门品种的持仓和成交屡创新高,新上市的钢材期货成交也日趋火爆。5月20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达470万手,较去年底增加逾44.6%。从日成交量来看,国内期市频频创出6000亿元以上的纪录。截至5月20日,成交总额在6000亿以上的有5个交易日,在5000亿以上的有22个交易日。

      

      市场成熟引来资金青睐

      专家表示,期货市场吸引到的资金来源较多,既有来自实体经济的套保资金,也有民间的投机资金涌入,还有不少原来股市的资金转战进入。

      首先,新品种推出,引发了一批套保资金和投机资金进入。兴业期货总经理夏锦良表示,由于钢材、稻谷、PVC等新品种的陆续上市,某些以前未被开发的客户也逐渐被吸引进来。以钢材期货为例,广大的钢贸商和钢厂都被期货公司一一发掘,为期货市场平添了不少增量。

      其次,期货市场避险功能发挥良好,而受到经济危机洗礼的中国企业也明白了套期保值的重要性。“许多个体企业、民营企业都进来了。”夏锦良说,实体经济避险需求带来大量资金。

      第三,其他市场的资金也纷纷进入期市,特别是股市资金,这从目前期货市场跟股市的联动走势也能看出端倪。东证期货首席风险官黄海生表示,更本质的是由于期货市场作为资产配置和投资工具得到了社会认可,“期货市场已经是一个安全、稳健的市场,功能日渐完善,投资者很有保障,不再是一个‘风险地带’。”黄海生说,期市自身的成熟,给了投资者一个新的选择,带来了新的投资收益。

      第四,期货公司股东投入加大、专业人才流入,造就了期货业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幅增强。2009年,期货公司开发力度空前,加上券商系公司的IB业务开始发力,扩大了投资者范围,增加了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