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经济数据是枯燥的,其实不然。如果把枯燥的数据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和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有时候,有些数据不仅活灵活现,甚至会直逼你的神经。比如,最近有关外贸的数据,就会让你感到非常沉重,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推行多年的外向型经济,是否需要进行彻底的反思。
是什么数据,这样扎眼呢?
据报道,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宣布,从6月1日起,再次调高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此次调整涉及农业深加工等多项产品,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从5%到17%不等。这是在10个月内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通过这七次调整,服装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6%,箱包、鞋帽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5%,部分塑料、陶瓷、玻璃等商品则由11%提高到13%。
为什么要做如此密集的退税调整呢?显然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巨大冲击有关。据商务部数据,5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9%。其中,出口下降26.4%;进口下降25.2%。1-5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下降21.8%;进口下降28%。如果将5月与4月做环比,无论进出口总值、还是出口或进口值,也都呈下降态势。要知道,出口是近年来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
而另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商务部外贸司发布的出口预警信息中,涉及纺织品出口的有多项。这里,以“中国输欧纺织品类别欧盟海关进口情况(2009年1-3月)”为例,仅在T恤衫项下,给出的1-3月份数据是,每件T恤衫均价2.8美元,同比下跌23. 4%。这是一种什么价格?以1美元兑6.8元人民币计算,一件T恤衫还不到20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反映了中国劳动力的价值和隐含在商品中的环境与资源代价了吗?
如果将上述数据联系起来看,至少表明:一,即使在连续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形势也没有根本转变。为了避免更多企业陷入困境,更多人下岗、更多农民工失业,政府不得不再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二,外方进口持续缩量压价,几乎完全抵消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没有多大改善。三,外方此举,实际上是在迫使中方出口企业把出口退税的好处转让给外方,有明显的经济挟持味道。
在这样的出口环境下,中方的企业、工人和经济社会将会遭受哪些伤害呢?一,为了维持经营,企业不得不在微利、甚至濒危的状态下组织生产。如果不另谋突破,将无发展可言;二,为了保住饭碗,一些员工不得不接受减薪的现实。加上其他困扰,使居民生活与消费水平受到严重影响;三,为了保住市场,企业只能委曲求全,将出口退税的好处以降价的方式转让给外方,这将大大加重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使用于环境与社会服务的资金相应减少。
这儿举出的只是纺织行业这个劳动密集行业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引出怎样的思考呢?即,在世界经济、金融与贸易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外向型经济究竟还有多少好处可言?它的利弊得失有没有在无形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的那种外需依附型发展模式,是否已经走到了头,要不要有大的改变呢?
在一个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比较突出的人口大国,在一个从外向型经济中受惠多年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以人力、资源、环境为代价,迅速积累财富的转型社会,在一个习惯于用所谓“价廉物美”作为竞争手段的经济体,要做这样的反思是很困难的。但形势毕竟发生了变化,如果将相应的利害得失作一番排列,据此对传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来一番改造,恐怕是有必要的。
其一,多出口就一定好吗?当劳动力的提升,以及环境、资源代价不能在出口商品中得到反映时,由外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恐怕在不远的将来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解决。其二,价廉物美就一定好吗?当定价机制掌握在别人手上,话语权得不到尊重时,价廉物美只能是一个被剥夺更多剩余价值的代名词。其三,作为“世界工厂”就一定有利吗?当一个经济体的产能,因外需依赖过度而畸形时,这样的产能结构很难是合理的、最优的。
可以比较的利害得失太多了。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对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做一番彻底的反思,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关上外需的大门。在全球化时代,不在内外需两个市场进行经济整合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更优的方式,平衡内外需这两种关系,而这种平衡至少要满足“蚀本的生意不做”这个常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