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经理、投资总监 戴京焦
随着6月1日“一对多”专户业务的开通,基金公司的机构业务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加入了原来“阳光私募”业务的竞争。不少投资人和媒体朋友关心在基金公司内部,“私募”业务的投资与公募基金有什么不同。
其实,从2003年管理全国社保的投资组合开始,部分基金公司就开始涉足“私募”业务的投资管理,我们称之为特定账户管理,或者是机构投资业务。此后的企业年金账户和“一对一”的专户业务性质类似。在过往的投资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知。
共同的理念不同的策略
对职业投资人而言,投资行为首先基于投资理念。嘉实基金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通过深入的研究,施以积极主动的管理能够获得超额回报。我们采用“全市场、多策略”的投资方法,重视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与此同时,在投资组合管理过程中,坚持纪律性投资,追求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获取更多确定收益。
在共同的理念下面,不同的是投资策略,即针对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基准,其投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旨在战胜业绩基准的相对收益产品和旨在获得绝对回报的产品的投资策略是不同的,又如投资“价值类”股票与投资“成长类”股票的方法也不相同。在具体管理中,我们按照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进行划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按照公募产品或是私募产品进行划分。
从产品特征来看,公募基金是标准化、大众化的产品,它的规模可以很大。监管部门对其投资工具、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在充分保障了投资人利益的情况下,也限制了投资操作的灵活度。“私募”产品,即特定资产账户产品针对小众人群,它的规模可以较小,其投资工具、投资比例更灵活,投资工具更多样;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也更易捕捉全市场的机会,甚至是短期的阶段性机会。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业务更容易培育创新型的产品,基金公司有可能将更多研究成果融入机构投资管理的实践中,包括资产配置、投资策略、投资工具以及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在嘉实,我们建立了具备自身特色的投资组合管理模式,组合的投资运作受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保障客户获得稳定、连续的投资管理服务。
业绩并非终极目标
从事任何业务,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对机构客户而言,投资业绩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还看重公司的综合实力,如公司治理、团队稳定、风险控制,甚至是基金经理的激励政策是否到位等。
机构客户转换投资管理人的成本较高,他们关注投资业绩是否和自己的预期相符。以嘉实服务了七年的全国社保理事会为例,社保基金更看重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考核的期限也更长。他们希望委托管理人言行一致,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对业绩容忍度也更高。
对嘉实基金而言,收益率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努力搭建多层次的投资服务平台,力争为客户提供一个系统的投资解决方案是机构业务长期需要关注的方向。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基金经理都适合从事机构投资。能够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并且强调纪律性投资的基金经理更适合进行机构业务。此外,机构业务的投资人员还要擅长于沟通,明确地将自己的思路告知客户,在出现困难的时候,争取到客户更多的理解。
防范利益输送是发展关键
基金公司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是在投资过程中公平地对待客户、严格防范利益输送的出现。利益输送或许能够有利于短期内的业务拓展和缓解短期业绩压力,但其损害的是资产管理行业的诚信本源,将动摇整个业务,乃至整个公司的发展。
客观地说,国内基金公司的机构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探索,例如如何高效地管理越来越多的账户、如何平衡“共享公司研究平台”和“建立公募基金和私募产品之间防火墙”的关系等。
从美国的现状看,投资管理公司中公募基金与独立账户业务的管理架构主要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设立不同的子公司,分别管理公募基金与独立账户业务,主要适用于两类业务量都足够大的情况;第二种是同一投资管理部下按资产类别设置不同的业务组,如股票投资组、债券投资组等,分别负责管理公募基金与独立账户业务中的相应资产。后一种模式的优点是公司可以集中利用研究资源,并容易形成统一的投资策略。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特定账户管理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如何在现有监管政策下充分利用公司的整体研究优势,应该是未来各公司不断探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