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经济衰退未减退
    英国人的慈善热情
    美洲白银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忽视了人的多样性,
    后果很严重——经济学的心理学传统之一
    每一个细节都得倍加小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后果很严重——经济学的心理学传统之一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业安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为流传的一种看法是,经济学太机械。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等同于一个缺乏感情的机器人。当然,未来的机器人能否会有复杂的情感不得而知,至少现在的机器人即使具备近乎完美的计算能力,但在情感方面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不仅可以具有机器人一样的超级计算能力,同时更具有丰富的情感,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可经济学家并不在意这种情感因素。是无知地略过,还是科学地省略?

      经济学家惯常的分析方式是,先把形形色色的人抽象成一个代表性的当事人,这个当事人具有几乎所有正常人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这个当事人体现了人的本质。当经济学家找出这个代表后,就开始为其量身定做一个行为模式,首先,这个人必须是能够穷尽各种选择机会,然后对这些机会一一比较;其次,这个人肯定能在这些机会中找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机会。具备这两方面的人,就是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注意,这个理性经济人可不简单,他(或她)见识得广,能看到所有的可能机会;脑子得好使,能对各种机会可能带来的成本收益作出精密计算,还能从中挑出最好的;而且要超级冷静,只看利益,不谈感情,如此等等。所谓理性经济人,差不多也就是超人了。

      这种超人离我们距离太远?看似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识其实很浅薄,天大地大,自己所了解的不过沧海一粟,哪里能穷尽所有选择机会?很多选择机会听都没听到过,想象都想象不出,就更谈不上比较了。并且我们不仅浅薄,而且还有一点点不够聪明。经常算计了芝麻,却把西瓜给丢了。特别是我们不仅不够聪明,而且经常很冲动。跑到小市场买水果,挑最好吃的?不尽然,往往是外表漂亮的水果更容易被挑出来。所以,卖水果的总是用各种方法把自己摊上的水果弄得光鲜亮丽。其实味道如何,就不清楚了。

      每每决定之后才后悔,这恐怕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如果真的能够每次都找出最优解,并按照这个最优方案实施,那么世上就没有后悔一说了。都说没地方买后悔药,如果接受了经济学家的建议,不就不怕后悔了么?可事实上,经济学家给我们展示出来的人和现实当中的人,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经济学家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于是弗里德曼才赶紧出来辩护,说经济学家所用到的假定不用符合现实。问题在于,经济学家在对待人这个问题上,是无法回避事实的。作为祖师爷的亚当?斯密,就从来没有回避过人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因素。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反复论及人性的多样性,这和后来的经济学主流传统似乎格格不入。另一个经济学巨人凯恩斯也是如此。这点在本系列的后续的文章中再慢慢谈及。

      经济学为何从斯密早期对人的多样性的关注,逐步转变到摒弃这一多样性呢?其实说到底,这是人们自身渴望一个可控制的社会的结果。如果人过于复杂,过于情绪化,那么就意味着其行为不可控,一堆不可控的人加总起来,就可能意味着社会不可控。但要试图让现实当中的人简单化、机械化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乎研究者就开始琢磨,如何让人和社会变得可控?说到底,知识分子大多是嘴巴上呼吁自由的,其骨子里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控制情结。一有机会,知识分子就会跳出来说,需要适当的调控!需要适当的管制!需要适当的教化!如此等等。这大概就是哈耶克所一直警惕的所谓“致命的自负”。哈耶克之所以不讨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喜欢,或者只是被一些知识分子表面上崇敬,无非就是他说中了大家心中的隐秘而已。

      从社会控制的视角来说,和人的多样化铁定无法兼容。因而在一个崇尚控制的社会当中,总是需要采取办法对人进行简化和净化。经济学家其实在这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通过把人简化为理性经济人,就为后来的“计算机乌托邦”提供了最有力的前提。道理很简单,既然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什么不能把人纳入到一整套的计算机体系,通过计算机指令进行管理呢?当然,事后正常人都知道,这种计划经济实践不仅荒谬,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由此可见,经济学忽视人的多样性,后果很严重。而这种忽视和经济学所选择的心理学思想基础有关。或者说,经济学家是选择性地看待心理学,而不是科学地对待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