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海外财经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路演回放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地产投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路演回放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2009 8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后危机时代”孕育七大潜力产业
    企业再现招工难:
    传递三大经济信号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再现招工难:传递三大经济信号
    2009年08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据央视报道,近几个月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再次出现了招工难现象。以温州市为例,今年二季度,登记招工的企业数多达7060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而企业用工缺口也接近5万人,比一季度上升了22%。温州的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个别现象,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它对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以及投资市场的策略调整,都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首先,就业形势的好转,首次从滞后指标这个环节,发出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号。这跟较早之前大家关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先行指标的意义不同,它是从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最终环节,也就是就业环节,证实了中国经济的探底回升,同时也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系列刺激政策开始在民生层面上发生作用的直接证明。

      几个月前,不少分析人士都把眼光紧盯在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先行指标上,对企业用工、居民就业等滞后指标不那么在意。没错,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关注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对经济趋势的预测意义,那是很自然的。但在证明经济是否回稳的时候,滞后指标表现如何,就很关键了,只有滞后指标也出现反转,才能证明经济确已回升。

      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再度出现了企业用工缺口,出现了招工难问题,表明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已经有所回暖。而据央视的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温州市的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好转。为了招揽工人,温州的企业家们甚至还以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吸引外来务工者。这就预示,在一些地区,劳动力市场也开始活跃了。

      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企业用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多,它的经济意义是多重的。第一,表明微观层面的企业开始复苏。企业有活干、有钱赚了。企业用工的增加,是企业开始活跃的表现;第二,表明需求开始苏醒,市场出现转机。企业用工的增加,也从供给的角度证明了需求的复苏,市场的复苏;第三,表明居民的即期收入将有所增加,这对扩大消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企业用工与就业指标的宏观意义,不能低估。

      其次,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再次出现了招工难问题,表明外需状况有所好转,外向型企业熬过了“冬天”,大批员工保住了“饭碗”,生产有了转机。这是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它为中国的外贸,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形成的外需依赖型经济的转型,留出了新的思考余地和调整空间。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提高的出口退税率,有了转圜的可能。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外需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外向型企业,可谓遭到了重创。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罕见的“东慢西快”现象,有人甚至称之为“东部塌陷”。为了挽救外贸颓势,避免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有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急救政策。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外需企业又“活”了过来,正是这些政策发挥作用的证明。这是需要肯定的地方。

      但是,换个角度看,为了保住外贸的既有“地盘”,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是出口退税率的多次大幅提高,只是保住了既有市场与份额,真正得实惠的却是外国经销商和外国消费者。笔者前些日子在英国中西部漫游,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外国人得到的中国产品的好处;二是从最近的出口产品看,只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情况稍好,科技产品遭遇更差,这对调整中国的外贸结构是不利的。而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起码使中国的外贸倒退了两年。这是我们在关注外需型企业“活过来”时,不得不考虑的长远问题。

      此外,企业生产的好转,用工的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也给投资市场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上半年已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内外部环境,已经有所变化。因此,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时候,观察市场的方法与角度都要随之发生变化。再以“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制订投资策略,是要吃大亏的。

      换句话说,企业用工与就业指标虽然是滞后指标,却对基本面的判断有潜在影响。上半年这些指标是“沉默的群体”,不在大家的视线中,大多数投资人关注的是政策利好,是流动性泛滥。因此,上半年的行情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下,一路走过来的。但下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虽然政策大方向难有大改变,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足,但随着多项经济指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价格和利润的预期,将成为投资市场关注的目标。而价格和利润,都和滞后指标有关。

      就此观察,研究滞后指标对经济增长、外贸动向,以及投资市场发出的强烈信号,恐怕是下半年投资人要做的重要功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