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日渐明朗、内外部环境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问题。这是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之举,十分必要。这次会议特别点到了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以及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或在盲目扩张,或在重复建设。说得那么具体,表明有关方面对当前的产能状况是有忧虑的。
不过,抑制产能过剩,仅从生产环节来治理恐怕是不够的。在“需求为王”的时代,也许更应该从需求入手,对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供求关系,进行结构性分析,特别对需求的变动规律和变化特点,以及与供给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更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找到这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既有产能,而不至于一会儿大干快上,一会儿又闲置如弃,造成巨大浪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解释理由之前,先讲两个行业的案例,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一个是电力行业,一个是钢铁行业。曾几何时,这两个行业都出现过供给极为短缺的现象。尤其是电力行业,缺电,曾经让多少乡镇企业面临用电危机,甚至要自备柴油发电机来保证生产。但随着电力行业脉冲式飞跃发展,一度出现了相对过剩现象,电力企业居然也陷入了亏损的边缘。钢铁也是如此,或饥或饱,波动十分厉害。
什么原因呢?其他不谈,主要和相关行业对整个社会的需求趋势重视不够有关。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只要有需求,有钱赚,组织生产,组织供给,比以往要快捷许多。因为,资金、技术、劳动力、包括生产设备等,都是会追逐更高利润的。因此,“需求是王”是当前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留给大家的最大教训,就是需求出了危机。因为需求急剧下滑,才使供给方,也就是生产企业跟着陷入了危机。而全球的产能过剩问题就这样出来了。
对外向型程度比较高的新兴经济体来说,需求,除了内需,还有外需。从中国的情况看,这次受伤最大的是外需。因此,在考虑产能过剩时,除了内需,还要考虑外需的影响。对外需要有战略思维,不能像过去那样盲目。这次金融危机给外向型经济体上的一课,就是外需的波动是不可控的,是被动的。对中国来说,好在内需市场巨大,还有周旋的余地。
而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在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把眼光放在国内,放在内需上,以内需为主组织生产、调节产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内需的动向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趋势,而且对产能结构也有调节作用,可以成为调节内外需的蓄水池。处理得好,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弱像这次金融危机那样造成的被动和损失。而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现在,既然外资也在觊觎中国市场,组织对中国的生产,为何我们自己不对自己的需求多动点脑筋呢?
说到当前的产能过剩,原因很多。而产能过剩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个老问题。在最近的30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波动,这个问题总是时不时地会凸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麻烦。一则因为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大量设备闲置,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会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二则因为产能过剩,还会扩大结构性矛盾,加大宏观经济波动的幅度。这方面的教训,可以说,在每个经济周期中都有不少。
现在,有关方面再度提出这个问题,又是为了什么?显然,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是很扎实的时候,有关方面就预警在先,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与去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间接触发了个别需要“关、停、并、转”的企业出现“死灰复燃”有关。一些需要调整的行业放慢了调整步伐,甚至开起了倒车。这不能不给予及早提醒。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这不是没有所指的。
这次会议还提出,要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话说得很原则,但指向性却很明确。
只是对每一个具体的行业或企业来说,再加上一句,多多研究内需的中长期趋势和变化情况,将对组织生产,提高产能利用率,是很有用的。而对投资市场来说,也有必要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产能问题,找出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最优配合区间来。这样不仅能给投资市场带来好的题材,而且也有助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熨平经济波动周期,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