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公司巡礼
  • 3:要闻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市场评弹
    当美国人成“守财奴” 美元还会贬值吗
    “存款搬家”与牛市下半场
    刺激政策是股市“定心丸”
    或多或空
    大单追踪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有些人只适合“打新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款搬家”与牛市下半场
    2009年09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证投资 徐辉 ○编辑 张伟
      ⊙中证投资 徐辉 ○编辑 张伟

      

      继7月份减少192亿元之后,8月居民新增存款继续减少800亿元,“存款搬家”的现象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我们将牛市分为两个阶段——低迷期和活跃期的话,低迷期一般对应股市明显低估值阶段;活跃期对应的则是股市处于估值基本合理阶段,但有向泡沫化发展的趋势。连续两个月的“存款搬家”预示着此轮牛市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活跃期阶段,并可能在未来(2009年3800点之上、2010年4500点之上)逐渐出现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已经进入牛市下半场。

      “存款搬家”往往表明人们开始关注股市,市场开始进入兴奋状态,牛市也由上半场开始过渡到下半场。

      2007年的牛市运行过程中,“存款搬家”始于2007年的4月份,这表明2005年启动的牛市进入了下半场。在那轮牛市的下半场过程中,有5个月出现了存款减少的现象,分别是5、7、8、9、10月。那轮牛市下半场维持的时间为7个月,上证指数从3200点上涨到最高6124点,涨幅接近100%。

      所以,“存款搬家”与牛市下半场关系密切。当然,下半场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指数的涨幅也可大可小,关键是看流动性、估值和实体经济配合的程度。

      在“存款搬家”、M1开始穿越M2的大背景下,流动性开始对市场估值产生更大的上推力,市场估值水平会较快地回到均衡水平——2009年对应3800点、2010年对应4500点,越过这些点位后,股市的泡沫化就会开始逐步显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牢记的是,估值是内因,流动性是外因,经济则是连接两者的纽带。经济走高,估值会相应降低,会推动资产价格走高;经济走高,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要求会提高;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虚拟经济中的流动性会相对降低,这会导致资产价格相对回落。所以,同样是经济上行,对资产价格会形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力量,这表明经济上行并非一定会对应资产价格的走高。

      经济回落会形成两种力量:一种力量会打压资产价格,因为它会令资产的估值水平上移,如股票市盈率走高;另一种力量会加剧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推升资产的估值水平。

      所以,未来股票收益率突破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就是股指2009年突破3800点或者2010年突破4500点之后,投资者不要以为股指走高是经济本身的原因,而要考虑是不是泡沫开始聚积,要多考虑风险,考虑市场实际估值状况;监管者不要担心因为有2008年的大跌而不敢监管、不敢收紧,而应着眼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方面的考虑,这才是市场长治久安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