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信息披露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机构动向
  • A6:资金观潮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数据说话
  • A10:市场纵横
  • A11:信息披露
  • A12:车产业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1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2版:车产业
    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
    多管齐下 政府帮助轮胎企业渡难关
    通用
    计划提高在美产量
    轮胎特保案的反思:提高技术含量 淘汰落后产能
    麦格纳高层首次承认
    仍将专注零部件
    北汽现代李峰:产能过剩? 三年后可能不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
    2009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郭晨凯 制图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截断了中国众多轮胎企业出口美国之路。而这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大批量的出口轮胎不得不转而“内销”,加入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争夺。在大多数人还在为“特保案”而愤怒之时,更现实的危机已经逼近中国的轮胎企业……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在出口遇到大麻烦后,轮胎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厮杀将更加激烈。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特保案对中国的轮胎业尚不足以造成灭顶之灾,但会带来巨大冲击。若对美出口的销量转入国内销售,势必增加国内供给,产能过剩的局面也将不可避免,国内轮胎企业的竞争格局将随之发生改变。

      

      产能过剩再现

      轮胎剩余产能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据上海证券报调查,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在很多企业的销售总额中占比很大。2008年,中国轮胎单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一旦出口美国市场受阻,这么大的产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在国内消化,全行业都将面临产能过剩,即便不出口或出口比例很少的企业,也可能被卷入“价格战”。

      据中国橡胶协会统计,去年我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额约有22亿美元,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出美国轮胎的半数产量,意味着我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并且减少1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400多家。截至目前,随着全球第四大轮胎巨头德国马牌轮胎去年底宣布在中国建厂,全球十大巨头外资轮胎公司悉数落子中国,国内轮胎业本来就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这12%出口转内销的轮胎产能,无疑将使中国轮胎业的产能过剩状况雪上加霜。

      受损的不仅是轮胎企业本身,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会受到牵连。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表示,上半年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形势,但国外市场一直疲软,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量已经显著回落;在这种情况下特保案的通过,不仅会直接造成12%的轮胎产能过剩,还将使得其上游产业链的橡胶、炭黑、焦油以至焦化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销售困难等。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就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降的速度均为两位数,1/3的企业亏损。轮胎特保案后,我国轮胎出口量将下滑12%左右,连带着橡胶工业的增长速度将下降5至6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研究员陈爱华则认为,对国内其他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或者出口市场转移带来的竞争将加剧,利润面临下降的风险。“已经启动的生产线不可能骤然停止,产能过剩会引发连锁反应。”

      

      难跨产品+渠道关

      本来专注出口的企业,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有些“陌生”的国内市场,这些轮胎企业如何才能顺利跨越这种转变?正积极谋求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发现,产品结构调整、重新打造销售渠道都是他们开始“目光向内”时不得不攻克的“难关”。

      杭州中策橡胶公司是“先知先觉”且成功由“外”转“内”的一个典型。杭州中策橡胶公司法务部许友名告诉记者,早在美国宣布实施轮胎特保措施以前,他们就做了最坏的打算。通过调整生产,目前出口美国市场的轮胎只占其总轮胎销售量的20%,基本上销售都转向了国内。

      他告诉记者,这次轮胎特保案他们受影响不大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他们的轮胎产品丰富,出口美国的产品在美国实施特别关税的那几个品种范畴外;其次,他们的产品出口范围广泛,有160个国家之多;最后,他们国内的营销网络布局完善,这对他们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帮助很大。

      青岛双星也幸运逃过此劫,其经验或许也值得其他企业借鉴。青岛双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的特保案对其影响较小,就因他们准备工作做得早。自2008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下滑,公司就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开发新的出口市场。2009年1-8月份,公司对美国出口轿车胎和轻卡胎收入为4,215万元(617万美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不足2%;可实现利润约168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不足1%。但更多的轮胎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些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国、产品品种又较单一的中小轮胎公司,则面临破产之虞。对他们来说,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营销网络已成为重中之重。

      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颜立兴认为,有关部门和一些行业协会要积极扶持国内轮胎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使轮胎出口由数量型向技术型、效益型转变,树立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他表示,轮胎等零部件企业应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努力开拓国内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的零部件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其次,打造“品牌”势在必行,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制约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零部件出口产品80%以上还停留在售后维修市场,只有少数进入全球配套市场。

      此外,提高行业门槛则是行业协会一直努力推进的工作。

      据中橡协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介绍,今年3月份开始着手制定产业振兴规划后,工信部就多次提到准入问题,明确提出要制定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并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出台。中橡协秘书长邓雅俐说,全球金融危机让轮胎行业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只有合理地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产业调整意见和“十二五”规划,才能保证轮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