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路演回放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3:调查·区域
  • 14: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中人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2009 10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等着瞧吧
    美元还远未跌够呢
    货币政策别匆忙从紧但需结构性调整
    完善长期经济“稳定器”才是根本
    拜拜啦,美元
    先计算一下你的喜好程度!——经济学的心理学传统之六
    创新何不也“代工”?——上市公司知识产权讨论系列之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政策别匆忙从紧但需结构性调整
    2009年10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福重
      在财政政策力度衰减后,如果货币政策再调转方向,从适度宽松转而收紧,以控制通胀,已经形成的经济增长趋势,就有可能逆转。因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很牢固,经济增长靠的还是政策性的“输血”,自身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康复,随时可能反复。通货膨胀需要有预期管理,但不应理解为通胀潜在压力已成了现实。货币政策应该调整的,只是信贷结构。

      王福重

      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转向,特别是货币政策是否将收紧,以控制通货膨胀,在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确认后,成了各方最关心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逐季加快,积极财政政策功劳是第一位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宽松的信贷,为财政提供配套资金,是配合性的。

      现在,对靠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不可能持续太久这一点,各方已无疑义。而因为经济尚未根本好转,财政增收十分困难,今年财政收入就连续数月下滑。增值税转型还将继续,所得税调整也没有完成,这些都是财政减收的因素。偏偏在此节骨眼上,本来就欠完善的社会保障支出更需加强,增加支出的因素似乎更多。财政已拿不出太多钱刺激经济了。

      财政政策有效的基础,是乘数效应,即“四两拨千斤”。特别是财政投资能够引起民间投资的链条式跟进。现在看来,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似乎不大,这也是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阻碍。而在财政政策力度衰减后,如果货币政策再调转方向,从适度宽松转而收紧,以控制通胀,已经形成的经济增长趋势,就有可能逆转。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很牢固,经济增长靠的还是政策性的“输血”,自身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康复,随时可能反复。

      通货膨胀需要有预期管理,未雨绸缪自是十分必要,但是,管理预期,不应理解为通胀潜在压力已成现实。因为在中国,抑制通胀的力量,向来远大于引发通胀的力量。所以,笔者的意见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坚定不移,以便为经济继续复苏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货币政策应该调整的,只是信贷结构。

      具体理由,笔者列出如下五点。

      第一,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在经过大规模压缩,调整行业结构后,钢铁业上个月的总产量,还是历史第二高。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及大豆压榨也有类似问题。就是曾被认为是新兴行业的多晶硅和风能设备,也刚刚被发改委列入了产能过剩行业。同时,农产品今年又是大丰收,猪肉等食品类的供给比较充裕,CPI上涨明显缺乏基础。今后几年的基本态势恐怕还是如此: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哪里能一蹴而就呢。

      第二,出口还在大幅度下降中。在美欧日经济恢复增长前,出口降势不会改变,即使外部经济条件转好,增加出口也没多大指望。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问题与中国相反,中国需要增加内需来扩张总需求,美国的内需则不可能在今后几年增加,它需要通过扩大外需,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以缓解国内的失业压力。美国人正在从零开始,增加储蓄,以做平家庭的资产负债表。这对中国的出口不是好消息。出口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通胀压力。

      第三,居民消费依然不振。居民消费增加,是一切政策起作用的根本保证。但时至今日,居民消费增加并不见多少起色。在统计数据中,有可能把政府购买支出作为居民消费计算了。收入增加的前提是居民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收入的增加。在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除部分行业因为政策性调整,收入有所增加外,大部分行业的收入并没有增加。而未来的预期至今也并无根本好转迹象,这也可以从前三个季度的个人所得税仅增加了4个百分点判断出来。要知道,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制,税收增长速度要高于个人收入的增加速度。消费不增加,通胀压力是减轻了。实际上,今年前三个季度CPI较上年同期仍下降了1.1个百分点。我们还处于通货紧缩中。

      第四,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的上涨与通胀没有关系。沪深股市今年的表现出乎国人意料,十分抢眼。为什么在信贷如此宽松的情况下,CPI和PPI还在下降通道?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而证券市场上涨,与通胀没有关联,因为通胀计算的是商品和劳务,不是资产价格。同时,新建房屋价格也不计入CPI,住房是商品,但在高房价地区,房屋主要是作为金融资产炒作的,也与CPI没有关联。从资产价格膨胀,到CPI上升,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眼下还不具备足够条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另一面,即证券市场的繁荣,财富效应的显现,对于城市居民消费有刺激作用,对于投资也有拉动作用,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而且,去年的股市跌幅过大,今年的上涨具有恢复和补偿性质,也是经济增长所支持的。紧缩信贷,将有可能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第五,未来的通胀可能是输入型的。也就是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传导到国内市场,但这又取决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状况、美元的变动趋势,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这一切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不能把政策导向建立在含有太大不确定的预期之上。预测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从来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基于以上分析,通胀显示的压力并不明显,货币政策不需要从宽松中退出,但却需要有结构性的适度调整。信贷资金不能直接购置土地,可为什么这么多的大企业做了“地王”?毋庸讳言,大部分信贷资金流入了大型企业。大企业不缺钱,产量本已过剩,再生产也是增加库存,改变资金用途,进入房地产市场,并非难事。可民企太缺乏资金了,如果资金链不断裂,大批出口企业就不会破产关门。反过来,如果民企不缺钱,就可以大大缓解我们面临的失业压力。所以,下一步,信贷资金主要应投给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这还可以弥补财政政策的短板,增加乘数效应。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