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国人眼里,查克·菲尼应该是个很难理解的人。
自他创办免税商店DFC以来名下资产已达数亿计,早在1988年,他就以13亿美元身价位列《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的第23位。他组建的“大西洋信托”的慈善基金会,资金规模高达80亿美元。可他过着完全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房子、汽车,喜欢乘地铁,或干脆步行,去超市还要考虑胡萝卜的价格。
有一次,《爱尔兰时代》记者康纳尔·奥克利里采访他时,他穿着廉价的运动衫在运动,戴的是9美元的老花镜和15美元的塑胶卡西欧手表。奥克利里问他为什么不买好一点的手表,他笑着回答:“如果我能得到一只15元的手表,还有能用5年的电池,并且走得相当精确,为什么还要考虑买一块劳力士呢?”在他看来,这道理不言而喻,根本称不上是个问题。
就是那位康纳尔·奥克利里,之后花了两年多时间跟随式采访菲尼,写出了这本描写这位另类富豪的传记《影子富豪查克·菲尼》。在调查了菲尼创建的拿个庞大但隐秘的商业帝国,奥克利里最终得出结论:《福布斯》错了!而且一直在重复这个错误。菲尼已把那些财富都甩掉了,他是个枉担虚名的亿万富翁。
千万别误会,奥克利里并不是说菲尼是个假大款,他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迄今为止,菲尼已捐赠了40亿美元,平均每年捐献2亿,而且已对外许下承诺,将在2016年前再捐40亿美元。就规模而言,除了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之外,几乎没有哪家慈善基金会比菲尼的大西洋基金规模更大了。奥克利里也注意到,与那些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善举相比,菲尼的慈善事业做得更纯粹、更彻底。尽管从创办至今,该基金会已向多所大学和医院捐献了数亿美元,但菲尼从不允许它们哪怕只是用一块小小的铭牌来标明谁是捐献者。根据奥克利里在书中记载,为了避免基金会信息被披露,菲尼特意选择在百慕大群岛注册,并要求任何人不得透露他的信息。
问及为何要这么做?菲尼回答道:“财富带来更多的是责任,人们应该知道他们有义务利用手里的财富,为他们的人类同胞改善生活,而不是为子孙后代制造问题。”他还说,“一个让他感觉很强烈的事实,那就是在美国最富有的百分之一的富翁里,仅两成人将他们的财富捐献给慈善机构,当谈到慈善事业时,那些新富翁们就显得很吝啬了。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应该比普通人更早的学会给予。”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大多数富豪在其死后设立的基金会每年捐献的资金,几乎只占其总资产的5%,而这恰恰就是法定的最低限额。但来自新泽西州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平民家庭的费尼,早在53岁时就悄悄将自己大部分财富移交给他的基金会。按照他的说法,他就是想为那些富人们“树立一个榜样”。
对此,奥克利里的评价是:“菲尼已达到了安德鲁·卡内基的那句忠告所阐发的高度:一个拥有财富的人应该树立一种谦逊、朴素的生活方式,避免炫耀和奢侈的榜样。”在菲尼看来,不计回报的给予本身带给他很多快乐。
菲尼认为,“关键是,一旦你开始给予,你会觉得从心里喜悦”。“活着就要给予”的人生哲学,是支撑他长久以来、始终如一做慈善的根本动力。毫无疑问,菲尼的意义必将影响更多数的富人,不仅是在美国,也会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因为已完全摆脱了物质对人的“异化”,他的灵魂因而得以净化:“我不想让金钱消耗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