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创18个月来新高 三大因素造就封基牛气冲天
    市场动态
    稳坐前10月销量冠军
    上海大众驶上盈利快车道
    2010年策略制胜 学巴菲特主动出击
    利空因素渐行渐远 银行股有望走出估值洼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0年策略制胜 学巴菲特主动出击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编辑 张亦文
      编者按: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被动型投资大放异彩。无论是募集规模,还是投资绩效,主动型产品整体来说都难以与其匹敌。那么,历史还会在2010年重演吗?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市场特征显示,精选个股正在创造超额收益,主动投资风采乍现。

      未来一到两年,全球乃至中国经济都将处于震荡回升的复苏阶段,但经济复苏之路绝非一帆风顺,其中必然会经历许多艰难曲折。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识别并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以赢得未来回报,就必须依靠策略引领前瞻研判,准确把握大类资产布局和行业轮动节奏。好的策略无疑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为了迎接市场可能出现的重大转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名家大讨论:迎接主动投资时代——策略制胜”专栏。

      ⊙金岩石 ○编辑 张亦文

      

      巴菲特又赚大钱了。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第二季度报告盈利逾33亿美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和以往的投资风格不同,巴菲特本季的投资收益多半来自挂钩指数的衍生产品投资,他赌了主要股市的指数上升,投资375亿美元,获利20多亿。

      巴菲特这一次主动出击,不惜巨资借助衍生产品豪赌股市回升的大趋势,此后又出巨资收购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也是一次豪赌,赌的是油价飙升将使美国人民回归铁路时代的大趋势。两笔投资都是以大趋势为背景的,说明主动投资也是价值投资大师的选择。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常常被误解为彼此对立的两种投资风格,前者是索罗斯的风格,后者是巴菲特的风格,其实在超越国家的大宏观市场中,这两种投资风格殊途同归,都是以大趋势的内在价值为基础的。大趋势的内在价值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共性,有些人更强调趋势,有些人更强调价值,其实二者是一物两面,缺一不可。在市场风平浪静的时候,价值投资者会更强调企业的微观估值和管理团队的执行力,但在市场风云突变之时,价值投资就会更加关注大趋势的变化,关注大趋势的内在价值。在巴菲特投资股指衍生品和铁路股的决策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一致性。

      一场金融海啸揭开了衍生证券市场的面纱,既显示了这个市场的狰狞面目,又展现了这个市场的复杂多变。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给人们提供了避险投资的工具,但是任何金融避险的工具,都有可能被使用者有意或无意地变成制造风险的工具,我们不能因为刀斧可能伤人而拒绝使用刀斧,也就不能因为衍生证券的泛滥制造了金融危机而拒绝金融产品的创新。巴菲特使用衍生品豪赌全球股市回升的大趋势,乍看起来似乎有悖于价值投资的常理,但是工具就是工具,趋势投资人可以使用,价值投资人为何不能使用呢!所以,金融产品创新不仅不会因为金融海啸的破坏而终止,反而会由于人们接受了教训而更加审慎,从而更能有效地用于避险投资和趋势投资。

      创业板市场开盘首战成功,欢庆之余,人们应该想到当时和创业板市场一起提上议事日程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可想而知,如果能够使用股指期货进行投资,中国也一定会有人像巴菲特这样选择股指期货投资股市回升的。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行业发展的水平一看层次,二看技术,一般说来,谁都不否认金融市场的层次越多越好,金融工具的技术越高越好。但是,金融技术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杠杆率的高低,银行金融的合规杠杆率是10倍左右,证券金融的杠杆率最高可达330倍!

      在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下,金融杠杆率过高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失控,所以华尔街在总结过度使用杠杆的教训中开始降低杠杆率,这就是目前欧美金融界的去杠杆化。在这个背景之下,重提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似乎中国也应和欧美一样严格控制高杠杆金融工具的使用,不应开放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其实不然,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不是杠杆率过高,而是杠杆率过低;不是金融创新失控,而是金融创新不足,所以在欧美金融业去杠杆化的同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华尔街金融风险失控的教训,在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金融杠杆率,并积极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这样才能达到和接近欧美金融业目前的技术水平,提高中国金融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巴菲特的主动出击很像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一旦发现趋势性的投资机会,能用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甚至不惜运用他过去一向反对的衍生杠杆投资品种。在金融海啸过后,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应如何把握呢?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复苏的预期之下,2010年沪指将会挑战4000点大关,所以至少有三大趋势投资的主题,这些都需要好的主动性配置策略来把握:第一是城市化,未来10-15年,城市人口会逐渐接近10亿,城市GDP的占比会从目前的70%左右提升到90%以上,所以金融地产作为城市化的驱动器会保持较长期的成长;第二是资产高溢价,超额货币发行推动的经济增长必然会把超额货币分流到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以资源矿产及各类通货膨胀的受益产业都会有资产溢价驱动型的升值趋势;第三是现代服务业,除金融地产外,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吃喝玩乐+新闻八卦,这些都是由城市化驱动的消费型受益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