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历
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使人们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向产生了明显歧见。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今明两年也不会有。甚至有人把物价上涨看做好事;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近在眼前,预计明年的通胀形势将会相当严峻。
对此,本人认为,由中国经济的固有特征所决定,通胀预期具有现实依据,明年下半年后发生通胀的概率很大。为此,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也要防微杜渐,以引导经济在低通胀的环境下平稳发展。
一,同比与环比经济数据回暖,通胀预期正在形成
尽管各方对通胀的看法存在分歧,但商品市场在通胀预期中有先知先觉的反映。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预示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心。在美元走软的刺激下,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以及资产价格都在稳健上扬。而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总体维持并继续支持对通胀的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月缩小1.2个百分点。这表明,物价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尽管CPI环比11月份下降0.1%,但自下半年以来CPI环比总体上是上升的,PPI环比更是出现了连续7个月的上涨,总体数据呈回暖态势。
由此预期,在2009年年底前,CPI将触底回升,并由负转正,通胀预期持续强化。而在2010年下半年后,通胀问题还可能比较突出。有鉴于此,政府已经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表明也许通胀现在还不是问题,但通胀预期有其现实依据。
二,资源和公共品价格改革直接触发通胀预期
最近,资源和公共品价格改革已经选择在通胀要来未到来的“时间窗口”启动了。11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这是继石油、水等资源价格改革后,电力作为能源价格改革的又一动作。今后还将有资源和公共品价格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推出,势必引起多种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度涨价,强化新一轮通胀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2009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其中,水费、电费、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五项占居住类比重的40.8%。也就是说这些公共品在CPI中的比重约为5.99%,高于猪肉在CPI中3.03%的比重。
如果说引发上一轮物价上涨的诱因之一是猪肉涨价,那么现在比猪肉对CPI影响更大的公共品的一系列大幅涨价,也可能推动未来物价水平的上涨。资源价格的改革对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对居民生活成本也有间接影响。而现在的资源价格还只是反映资源的开发成本,还没有反映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资源补偿成本等,还没有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资源价格仍然是偏低的,今后改革的路径还很长,价格上行的空间很大。
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重回上涨趋势,必然引致输入型通胀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重新走高是人们对通胀预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上一轮通胀的生成机制中,输入型通胀构成了重要因素。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成长阶段,对大宗商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大宗商品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强烈,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确,长期看总是呈现上行趋势。而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其走势是引领国际商品价格的风向标。现在,弱势美元有利于美国降低对外债务的实际价值和总体负债水平,有利于美国刺激出口和扭转经济颓势,促进复苏和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有可能把铸币权运用到极致、主动实施弱势美元的策略。
而除了需求的增加、美元的走软外,非理性的投资以及通胀预期本身也推动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全球过剩资本随着经济的复苏会向大宗商品市场流动,经济越是复苏这种流动趋向就越明显,因而全球大宗商品仍将延续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上涨态势,这将再次对我国构成较强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四,农副产品价格仍然有上涨的压力
在我国CPI的商品构成中,食品类权重占1/3,食品价格的上涨始终是我国每次物价上涨周期的先导因素。当前我国肉禽蛋供应有保证,短时期内还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但也要看到肉禽蛋已经有所上涨。
有人认为,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生猪、油料作物、棉花的生产能力也达到历史新高,食品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进而否认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向。不能简单地这么看,当经济复苏来临时,农民工将会重返城市,重新由农副产品养殖回到城市工厂就业,会从金融危机时期被迫回到农村务农、从事家禽养殖等食品生产,再次进入城镇企业就业。
即使那些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农药、化肥、饲料等生产成本的上升,其生产的农副产品价格也会上涨,况且由于他们有返城打工与原地务农的收益比较,也会提高农副产品的劳动力成本,这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因此,从总体上说,农副产品生产的比较利益是全社会比较利益的最低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价格的上涨是必然要求。
五,境外资本加速流入增加通胀压力
美元贬值是我国面对的外部环境不确定的一个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好转,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中国正成为国际“热钱”逐利的战场。热钱的流入,使国内原本就宽裕的流动性更加宽裕。在全球流动性较多,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行的状态下,外汇净流入的态势有可能加剧,进一步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增加通胀压力。
六,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通胀预期转化为现实问题,不可能与货币供应量无关。通胀形成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胀三种,输入型通胀只是另一角度的分析,可以看成是成本推动的一种形式。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可以直接拉动总需求膨胀进而导致通货膨胀。但成本推动等其他形式通胀也不可能与货币供应量增长无关。如果没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成本推动因素只是一次性的物价上涨,要使物价持续上涨必须有货币供应量的适应性跟进。所以,现在有人说通胀与货币供应量无关,这种说法与经济理论、与经济事实都是不相符合的。从我国历史情况看,凡是货币供应量超过20%以上的过快增长,或迟或早都会发生通胀。
当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继续呈现同比、环比快速增长的局面,不能不强化通胀预期。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9.4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32.03%。如果用经验判断,M2增长率比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高出20%以上,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的。而且M2增长率=(GDP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这一公式本身一直被认为是宽松的,是迁就通胀的货币投放。
就M1增速来看,也是自1996年1月起可查月度统计以来,近14年最高的增速。与此同时,代表流通中的现金M0同比也增长了14.09%。体现微观经济活跃度的M1增速继续超过M2(9月份高出0.2个百分点),高出2.61个百分点。M1增速持续加快是资金活期化的表现,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在经济复苏、经济活动趋于活跃、民间投资启动时,资金从定期向活期转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扩大了流动性总量。
诚然,在经济衰退和经济复苏时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通胀的形成不会立竿见影,扩张的货币供应量有相当大部分沉淀下来,无法直接拉动通胀。但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不仅中国,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拯救金融危机、提振经济都连续大幅度地向市场注资,扩张流动性。这些滥发的货币在经济疲软时沉淀,在经济复苏时活跃,流动性就会急剧增长。这种货币流通速度由缓慢到加快的变化,往往比货币供应量本身的增长更具威力。
七,预期因素对通胀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预期是经济活动主体对有关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见。通货膨胀预期即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见。预期对通胀的形成效应有几个不同阶段。当前经济处于探底回升和复苏阶段,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急剧增加,这一阶段有预期陷阱效应,过多的货币量都被预期陷阱吸收,货币沉淀性强,经济活动也因为通货紧缩或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而不够活跃,经济复苏困难且容易反复。而今年的中国经济大体处于这种状态。
在货币政策的连续刺激下,通胀慢慢有所滋长,但这时货币增长对物价上涨的冲击仍然比较迟缓,价格粘性导致预期粘性,经济逐渐活跃,经济增长而物价较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把名义价格和收入增加当作实际收入增加,有一种货币幻觉。在这里,预期粘性起到了缓冲通胀的作用。我们预见,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处于这种状态。
在通胀预期初期,由于适应性预期和货币幻觉,预期的通胀率低于实际通胀率。但是,经济活动主体逐步会感觉通胀率比想像的高,就会矫正适应性预期,使预期的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水平相吻合。实际上,如果这一时期对通货膨胀有一个准确预期,政府下决心适度调整宏观政策,至少是调整力度和节奏,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那么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通胀的治理就十分有效。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能对通胀防微杜渐,其后对恶性通胀的治理难度大、代价也大。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