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大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动辄上百亿,那边厢则是小基金公司频现延长募集,再怎么努力也难突破十亿的发行目标。2009年新基金发行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缘何大、小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规模上如此悬殊,基金业内人士认为,牛年新基金发行并未来带太多新资金,存量上的资金转移加速了基金业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马太效应”凸显
2009年新基金销售着实“火”了一把。年内募集成立的新基金早已历史性地突破100只达到107只,年底新基金发行依然“如火如荼”,牛年新基金募资总额有望超过4000亿。
然而,火热的新基金发行盛况仅是表象,在其背后,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凭借品牌、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基金业资源进一步向大基金公司集中,而绝大多数小基金公司未能享受到今年新基金的发行盛宴。
从年底新基金发行状况来看,一边是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基金一天结束募集,首募金额达到180亿,另一边则是小基金公司动用多方资源也难以达到10亿份的发行目标,甚至延长募集。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内年多次出现。
据天相数据统计,2009年3季度资产总值排名后10位的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共成立新基金15只,募资规模共185亿元,占所有新成立基金募资总额的5.4%,平均每只募集资金12.3亿元;另一组数据则是,资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基金公司成立新基金21只,募资规模共1188.2亿元,占募资总额的34.9%,平均每只募集资金66.68亿元。
“赎老买新”困局
大、小基金公司历年来在新基金发行上存在较大差距,缘何这一现象在今年更加凸显?
“今年新基金发行没有为基金业带来太多的新资金,很多是存量之间的互相转移。”上海一内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今年基金业赎老买新的现象十分凸显,造成老资金在不同基金公司转移,加速了基金业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的确,在2009年新基金发行火热的情况下,基金总份额也出现了严重的“滞涨”。年初基金总份额为2.57万亿份,第一季度固定收益类产品遭遇巨额赎回之后,基金总份额变成2.31万亿份,尽管在后来的半年时间里,新基金销售明显好转,基金的总份额依然徘徊不前,今年二季度末还是2.31万亿份,三季度末环比仅增长了100亿份。
目前看来,新基金募集资金规模看似“风光”,其实只是能够弥补老基金的赎回而已。在此情况下,在“业绩为王”的基金业,资金自然会从业绩一般的小公司进一步向业绩向好的大基金公司聚集。
此外,大基金公司多年来建立的品牌优势和积累的客户基础也不容忽视。上述市场总监表示,基金是一种重复购买率高的产品,如果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在老客户中的口碑不错,那么会很容易说服老客户来认购新基金。
造成基金发行市场“强者恒强”另一个重要则是基金销售渠道的严重不平衡。据悉,目前基金销售依然主要依赖于银行,目前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有17家,但几乎被四大行等具有网点优势的传统大行所垄断。
“在新基金密集发行之际,较高的集聚度使得销售渠道极为拥堵,”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基金公司的议价能力不足,与实力较强的大公司相比,小基金公司对渠道的影响能力小很多。财大气粗的大公司可以花重金在渠道投入上,然而在银行提出的高昂佣金面前,小基金公司的发行往往不堪重负。”
据某大型商业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年末基金销售考核的指标范围也主要是集中在一些与银行“打过招呼”的大公司的基金和“背靠大树”的银行系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