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年终报道·市场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市场趋势
  • A5:市场评弹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09 12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以市场化手段
    有效抑制超募
    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将构筑全球新格局
    尽早准备:中外将现流动性“位差”
    2009充满意外 2010会如何
    “经济年度人物”的符号隐喻
    北京欠税榜:房地产商占八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将构筑全球新格局
    2009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茉楠
      在新世纪走进第二个十年时,“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正渐渐清晰起来。可以预期,未来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世人对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一点,抱有充分信心。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呼之欲出。

      张茉楠

      中国-东盟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至此,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约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贸区框架雏形已渐渐清晰起来。它的最突出的意义是,将动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发达国家贸易集团主导全球贸易的格局,迎来世界新的贸易融合和均衡发展契机。

      自2008年秋天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全球贸易及资本流动的萎缩现象日趋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而上,积极推进区域经济自由化、一体化进程,不仅是在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为摆脱外需持续低迷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更大的外需弹性的艰巨努力,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决心。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地区。在中国与东盟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的18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1年至1996年建立全面对话框架、1997年至2002年走向睦邻互信、2003年至今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2000 年到2008年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东盟和中国双边贸易以26.7%的年增长率增长。 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在GDP总量上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如果那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将与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并驾齐驱,成为全球三大贸易支柱。

      中国-东盟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在产业、投资还是货币金融合作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差异不小,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大抵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将会在贸易上对发达国家构成有力制衡。

      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

      至于自由贸易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合作,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中国当然应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双边货币互换可以改善本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局面;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 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 + 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然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限于此,虽然困难重重,各方价值观不乏冲突之处,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依稀可见。目前,以“东南亚共同体”为核心,以东盟10+1合作机制(东盟加中国)为第一外围,以东盟10+3(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为第二外围,以东亚峰会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合作机制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正在构筑。可以预期,未来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而世人对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一点,抱有充分信心。在新世纪走进第二个十年时,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呼之欲出。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