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克鲁格曼,这次你错了
    资本强国前路坎坷 中国应有充分准备
    预增公告难以验证创业板成色
    白领生活的难以承受之重
    外论一瞥
    “碳金融”的“货币战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强国前路坎坷 中国应有充分准备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章玉贵
      从制造和出口大国向产业和资本强国迈进,是中国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但当今的资本主导国与依然强大的跨国资本,未必乐见此种情形。偏偏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漏洞,又为国际资本在华制造资本泡沫乃至金融危机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对此,中国必须格外清醒,高度警觉。

      章玉贵

      西方正在紧张地注视着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的强大。

      先是在经济规模上,中国在过去五年里先后将法、英、德等三大老牌经济强国甩在了身后,并使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位长达41年之久的日本备感呼吸急促,准备调整心态来接受经济被中国超越的事实;继而在制造业领域,已握有170余项产品产量世界冠军的中国,近日又增添了汽车这个具有指标意义的产销冠军头衔;而在出口领域,中国不仅超越昔日偶像日本好几个身位,而且一举打破德国长期以来对出口冠军的垄断,全球贸易格局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在被视为美欧最后竞争优势的金融领域,中国也似乎变得强大起来。记得仅仅5年前,美欧银行业在自诩辉煌业绩的同时还不忘嘲弄一下中国同行;而今,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相关指标上,已超越了花旗和富国银行等昔日头牌。

      中国从制造和出口大国向产业和资本强国迈进,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未来10年,中国有望在全球资本流动与金融博弈中扮演更为积极与主动的角色。不过,我们千万要清醒,现阶段,中国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其实还相当脆弱。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至多具有统计意义,以OEM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汽车业,要全面超越美日德等列强,至少在短期内并不现实。贷款的扩张,是中国银行业可能爆发坏账的最大隐忧。空头大师查诺斯对中国泡沫可能破灭的警告一点也不能忽视。也许,单凭查诺斯和部分对冲基金并不能“卖空”中国企业股票,但查诺斯关于“比起对资产泡沫的高估,中国信用过剩供应才是制造泡沫主因”的判断,不能不说是非常精准的。

      特别令人忧心的是房地产泡沫,尽管中央正在采取措施试图挤压,但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的地方政府能否真正贯彻执行中央的调控措施,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以及彭博社等西方主流财经媒体都认为,一旦风险越来越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致命的。而在日本股市见顶20周年之际,日本的分析师也警告,中国当以日本的教训为鉴。

      是的,当一个国家的股票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的总和已经超过了所有上市企业的利润总和的时候,当上市公司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于对主业以外的投资的时候,当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是以经济繁荣今后还将持续下去为前提的时候,即便是最乐观的经济判断,也无法承认这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应有的体征。关于日本式衰退有可能在中国复制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经济面临内外失衡的中国,如果不能迅速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水准,则在愈来愈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几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笔者格外担心的是,尽管中国并不欠缺成长为资本强国的相关要素,但当今的资本主导国与依然强大的跨国资本未必乐见此种图景呈现,不排除他们通过助推超级资本泡沫诱使中国经济步日本后尘的可能性。

      应当说,经由本次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冲击,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国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跨国资本对国际经济与金融的控制力有所削弱。过去优越感很强的美欧财经领袖与市场人士面对天量金融资产的蒸发与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的确比较失落。尤其令他们恐慌的是,面对国际社会对危机成因的追责以及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强烈诉求,美欧尽管可以凭借暂时的优势地位拖延改革时间,却无法阻止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大潮,尤其无法逆转作为战后世界经济权力符号表征的IMF特权历史的终结趋势。不过,尽管这场金融危机削弱了美欧主导世界经济的能力,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力承担起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寻求与中国等新兴力量合作才能解决困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但世人必须看到:美欧在这场危机中受损的主要是金融业,财富蒸发主体也主要是金融符号;美欧傲视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不仅未受到实质性打击,反而逆势做强。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框架下实在难有最终的胜利者。业已呈现的经济力量东移,与金融海啸并无必然联系。

      当然,西方国家也很清楚,中国崛起为产业和资本强国之势,恐怕很难阻止,但跨国资本绝难以容忍不遵守西方世界规则或不和他们玩同一游戏的国家和资本。所以,在既有的经济格局中,西方国家因此会尽力利用他们操控的国际经济秩序,施加各种压力和干扰,以削弱中国资本效率的改进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尽可能地维持现有的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资本分工格局,或者利用现有的规则尽可能地压缩中国资本的行为空间。而对于那些做梦也想分肥乃至操控中国市场的国际金融资本来说,击败中国商业银行,控制中国证券市场,夺取中国金融市场的主导权是它们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其中,助推超级资本泡沫乃至制造金融危机,便成为其遏制中国成为世界资本强国的可能捷径。偏偏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漏洞,又为国际资本在华制造资本泡沫乃至金融危机提供了可能条件。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以及成为资本强国的美好前景,更要看到面临的诸多约束条件,必须充分估计到中国在成为世界资本强国之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并做好理性应对不断出现的基于既有经济与金融秩序而生的各种压力和干扰的准备。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