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特别报道
    利率期货之父理查德·山特: 水和空气会创造出人类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
    张宁 期货市场服务低碳经济有较好基础
    李俊峰 目前新能源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
    “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成功举行
    杨迈军 上期所将探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严旭 支持浦东低碳企业上市融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成功举行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叶苗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钱晓涵 叶苗 ○编辑 衡道庆

      

      “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16日在上海成功举行,上海证监局局长张宁、浦东新区副区长严旭、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出席论坛并作致辞。

      论坛上,“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低碳金融”等成为与会人士热议的关键词,而近年来在欧美兴起的排放权期货交易方式,也成为论坛关注的焦点话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赞同运用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等市场化手段,逐步控制全球的排放规模。

      相关资料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得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100年后全球平均气温大约将增加2摄氏度,这将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全球首创排放权期货交易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山特博士,在演讲时全力推行其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减排理念,认为用经济手段鼓励企业自主减排的实际效果将远远好于政府使用行政力量向企业摊派减排指标,金融市场在鼓励低碳经济中将起到巨大作用。

      对此,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认可金融在碳排放权定价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梁猛博士认为,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其重要性要高于碳现货市场,碳价格的确定应主要由期货市场决定。只有在建立了期货市场之后,中国才能真正具有碳价格的话语权。

      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林健指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碳排放量在全球的排位十分靠前,之前尽管我们已经尝试通过法律手段、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减排,但效果并不理想;学习国际市场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的市场化手段,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中国在这方面至少可以做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