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洛华
10年前的因特网泡沫年代,我曾经充满了激情。至今回忆那段沸腾的日子,我仍不胜唏嘘。那时一群年轻人相互鼓励着对方,对未来对人生充满了渴望,感觉自己遇到了好的时代,可以用智慧和激情去改造世界,去赢得财富和尊敬。我们唯一遗漏的是客户,可没有了客户,什么智能网管,什么全光交换,都只是一堆废铜烂铁了。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有许多代表委员提议政府财政向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倾斜,大家似乎意见一致地认为,中国一定要占领这次新能源革命的制高点,防止落后和被动挨打。事实上,一个伟大的新事业所缺少的,从来就不是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也从不缺少创业者的激情和投资者的支票,缺少的恰恰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那张发票。我现在读着各路机构对于智能电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新光源的种种投资建议和评级,感觉要么他们错了,要么我老了。
有报道说,政府正在研究向购买昂贵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的建议,还有报道说最高补贴可能达到每辆车6万元。这又产生了一个疑问:用补贴的办法鼓励大家买新能源汽车,从经济学上说,合理吗?我有个猜想,很可能是当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高额长途电话费催生了后来的互联网。互联网一开始只是美国电话网的一个廉价的替代品,之所以有生命力,不是因为技术多么先进,而是因为消费者喜欢便宜的通话费。
如果油价真的涨上去了,新能源汽车自然而然会获得消费者的追捧,不必政府补贴,也有人购买。有人说,我们要未雨绸缪,趁油价还没有涨上去就发力研究新能源汽车,打提前量。这个逻辑,我有些耳熟:“我们一定要打提前量,在网络流量上去之前,先搞出全光网和光交换机”。
我们真的比市场聪明吗?到底是补贴新能源汽车还是调整能源价格?生产全过程的排放测算了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污染研究过了吗?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能比传统内燃机更少排放,但是生产过程是否更简化了呢?在产品回收阶段,是否会造成更多污染呢?曾听过一些专家说过,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相当大,而且目前各国都普遍没有解决这种污染的好办法。难道为了降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就得忍受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吗?谁能够证明这种污染源的转换更符合人类共同的利益?对此,不能不多提几个问号。除非我们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关环境污染排放权的交易体系,否则,谁也证明不了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我又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谋划这样或那样的大规模投资?要么投入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上去,要么投入到前景还不明朗的新兴产业上去,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本来就属于人民的钱分配给人民呢?这个疑问,就如同一个股民质疑公司董事会总是在募集更多资金而不太考虑分红派息的事情一样。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另外一种逻辑,建立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由内生增长驱动的经济体系,这可能比占领几个技术高点重要得多。大家都看到了,那个抢先占领了新能源汽车制高点的丰田汽车公司,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最终决定一次技术革命结局的,是客户的认可。在我们的文化中,崇拜技术,崇尚计谋,似乎对于体制和机制的认同少了一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历一再证明,政府资助一项新产业,能否让未来的民生变得更好,存在诸多变数,而国民如果能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能够驱动更多的技术进步,这些技术进步恰恰是未来人民生活保障所需要的。所以,建立更完善的资本市场和更广泛的民生保障,可能比占领技术新高地更重要,尤其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显关键。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