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信贷机制刻不容缓
⊙郭田勇
去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相比2008年几近翻番,贷款增长速度和新增额双双创近年来最高纪录。客观来看,这不仅使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保增长十项措施得到顺利实施,还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启动了内需,扭转了低迷的经济形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量信贷的投放,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但笔者认为,对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我们还应有冷静客观的认识,须意识到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带来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以及信贷资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
其一,去年银行信贷增加过多,好比是给实体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经济能否实现长期均衡增长尚存疑问。因此,暂且不论短时期大量投放的信贷资金是否全部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即使投放的信贷资金全部进入实体经济,其对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均衡增长的效果如何仍然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其二,虽然据央行发布的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含票据贴现)累计新增3.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30.1%,比年初高16.6个百分点,但在我国间接融资方式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资金,这严重限制了其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以及建立自主品牌,不利于形成健全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机制。
其三,从各家银行的贷款结构可以看到,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平均约占2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平均约占50%,比例之高显而易见,给信贷资产安全带来重大隐忧。同时,由于政府担保杠杆率以及负债率较高,政府主导的项目商业化程度不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因此,虽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政府财政信用做担保,但是一旦融资平台项目的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造成大面积不能还款,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此外,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银行前期沉淀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量非常大,一旦未来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由此,笔者认为,今年银行信贷既要防止畸形化增长,同时也要防止信贷不足和机械化增长,金融机构要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和自身资本充足为条件,灵活予以资金供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信贷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首先,金融机构需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严格遵循信贷政策的“适度”要求,把握好信贷的增长速度和投放重点,按照“实贷实付”的原则,从源头上保证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
另外,金融机构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按照3:3:2:2或者4:3:2:1的比例原则机械性地发放贷款,在实际贷款投放中,需要根据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和自身优势灵活调剂资金余缺。从银行自身风险的角度来看,今年银行需降低自身业务的同质化程度,严格控制大额授信集中度风险,将信贷风险的集中度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上来看,政府的投资拉动很大程度上促使当前经济复苏,但是并未形成健全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而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出口和消费,需要有其内生的增长机制。因此,今年要寻找内生性经济动力,发展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社会消费的支持力度,引导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流向更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产业和行业上来,从而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的风险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加之去年政府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今年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会比较审慎;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调控,今年总体上投向中长期贷款的资金会有所下降,但是,保持经济增长需要有一定量的信贷资金支持,而由于社会薄弱环节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较大,银行对其投放的资金较少,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需创新信贷机制,配合国家政策,根据企业和居民等微观主体的实际资金需求“有保有压”,抑制产能过剩,支持科技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和“调结构”方向的资金需求,银行信贷资金要予以最大满足,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其有贷款资金的需求,银行也要在信贷上予以控制。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