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PE“涉猎”二级市场升温 渠道多样各显神通
  • 创投大鳄把脉新十年
    不专注者将被“洗牌”
  • 人民币基金:无近忧有远虑
  • 热钱涌动 外资PE设立人民币基金炙手可热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PE“涉猎”二级市场升温 渠道多样各显神通
    创投大鳄把脉新十年
    不专注者将被“洗牌”
    人民币基金:无近忧有远虑
    热钱涌动 外资PE设立人民币基金炙手可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投大鳄把脉新十年
    不专注者将被“洗牌”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勇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叶勇 ○编辑 全泽源

      

      多位VC/PE界投资大鳄在清科集团日前举办的“引领新十年:投资大鳄·虎年论剑”论坛中,集体把脉未来十年中国的股权投资风向,多位业内大鳄认为,未来十年将为投资模式更加专业和细分的十年,业内将出现大规模洗牌,能够生存的一定是专业化程度高的基金,而不是什么行业都做的公司。

      

      分工会更细 专注才常青

      深创投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认为,第一,VC/PE这个行业将由一个小行业变成一个大行业。第二,市场中的基金要想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战场,必须要有投资后的服务体系。我跟我们的团队强调的是:70%的精力用做服务,30%的精力做项目投资。同时,PRE-IPO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第三,围绕创投的配套产业可能会衍生出来,而且得到发展。“比如,新能源行业的一些运营基金,如果跟创投基金配套运行,结果就不一样了,还有租赁基金。一些创投可能会做二级市场,如果仅靠VC,做不成大行业,要想成为一个大巨人的话,必须配套环节建设起来,协调发展,每一个子项目需要有不同专长的人负责。”

      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刘昼认为,大规模洗牌成为必然。“一定是‘二八原理’,就是20%的公司甚至10%的公司赚取整个行业80%甚至90%的利润,这样的公司在后面十年可能会过得好。今年下半年,我们感觉到投资成本急剧上升,到今年下半年投案子都会比较困难,这就会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有10%-20%的公司会做得好,大部分会被洗掉。所以,从VC/PE来看,下一个十年要生存得好,一定要专业化,专注几个行业,而不是什么都做。”

      

      哪些行业值得关注十年

      “未来的十年,从一开始就可能是有种有收的十年。对于PE界来讲是很值得期待、很值得投入的十年。过去十年,中国证券基金高速成长,从1999年底的500多亿到今年的2万多亿,因此,未来PE方面的投资空间大得惊人。未来几年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所谓战略性行业将有比较好的机会。”建银国际控股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胡章宏说,“我们要在以新经济为代表的领域招募基金经理,招募分析师,招募项目,招请合作伙伴,过去两年多时间,我们以股权、债券和信托的方式投入到市场的资金就有200亿,回报也相当不错,我们感觉PE的春天就在展开。”

      行业投资方面,熊晓鸽认为,互联网方面,像3G这样技术巨大的市场,以TMT为代表的行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其次,消费类行业在中国会有很大的成长市场,美国消费产业占GDP的60%左右,中国刚30%左右。

      对于未来十年,清科集团CEO倪正东认为,人民币基金将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将形成自己的LP市场,未来十年中国将有自己的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主权基金、家族基金。PE、VC会继续去引领新技术、新行业、新模式的投资,中国VC/PE市场全球份额继续扩大,VC/PE支持上市的公司,中国公司将占据全球的一半。

      “投资模式方面,未来的十年,投资模式会更加专业和细分,早期的投资、并购性的投资还会增加,并购、退出将在VC/PE退出中扮演更加积极和重要的角色,更多产业的整合将出现。部分中国品牌的基金将走向国际市场。”倪正东说,“过去十年,中国的VC/PE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中心,但是未来十年VC/PE应该创造第四个中心,有可能在西部,也有可能在中部。”

      

      榜单变化折射创投格局

      榜单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行业格局的变迁和洗牌的日益剧烈。纵观清科集团近10年以来排行榜,共有138家创投机构登上“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榜单。统计显示,其中仅上榜一次的机构有45家,占比为32.6%,可谓昙花一现;上榜3次以下的机构共计87家,累计占比高达63.0%。相反,入选7次以上的机构共有16家,占比数为11.6%,而连续9年均入选的机构仅7家,占比数为5.1%。仍留驻于榜单上的常青之树共有9家,其中IDG、深创投、SAIF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从过往3届的PE排名结果统计数据来看,连续三届荣登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0强的PE机构为14家,占比仅为28.0%,象鼎晖、弘毅、凯雷等过往业绩优秀、市场口碑良好的中国PE行业第一梯队正在逐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