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PE“涉猎”二级市场升温 渠道多样各显神通
  • 创投大鳄把脉新十年
    不专注者将被“洗牌”
  • 人民币基金:无近忧有远虑
  • 热钱涌动 外资PE设立人民币基金炙手可热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PE“涉猎”二级市场升温 渠道多样各显神通
    创投大鳄把脉新十年
    不专注者将被“洗牌”
    人民币基金:无近忧有远虑
    热钱涌动 外资PE设立人民币基金炙手可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基金:无近忧有远虑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泽源

      

      “目前是人民币基金一个非常好的年景,也是重要窗口期,如果现在单纯为了赚钱而错过窗口期,随着形势变化,之前积淀比较雄厚的美元基金依然会盖过人民币基金,这一点我是毫不怀疑的。”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3月18日于投中集团举办的2010 ChinaVenture投资年会上忧虑地表示。

      此前2009年,长期处于弱势的人民币基金突然“华丽转身”,境内PE原有的“两头在外”的经典模式摇摇欲坠。同时,随着创业板推出等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和地方积极的引导性政策,如凯雷等外资PE也蜂拥入华开展人民币基金业务。

      另一方面,十年一剑的创业板才经推出即散发出强烈的创富魅力,经其捧红的一批本土PE明星——包括深创投等大佬及券商直投等新贵,均成为业内的艳羡对象与追赶目标。

      由此,出席本次年会的众嘉宾均认同未来十年将是人民币基金的黄金发展期。赛富基金主管合伙人阎焱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生产要素的定价者,同时极可能保持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速。

      “而中国的VC/PE极有可能在今后十年内平均回报高于其他国家,也极有可能会高过国内的其他行业。”阎焱信心十足地推断,“可以说未来十年中国会成为VC/PE的乐土。”

      但一片欣欣向荣中仍有忧思之言。“创业板对人民币基金而言,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跳板?是跳到棉花上,还是弹簧上,或者是跳到水泥台阶上,这些都不好说。”李家庆笑称。

      据李家庆分析,参考目前IPO案例,VC/PE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在3%-5%,投资周期大多是在2、3年以内。“这实际上不代表真正VC的精神。” 李家庆进一步指出,“联想投资的项目没有持股5%以下,也没有一个项目IPO以后就马上退出的。作为投资人来说,同样需要有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对于人民币基金的发展,李家庆认为目前是一个重要窗口期,如果基金们不能抓住机遇、快速积累,则完全有可能被美元基金赶超。

      对此,李家庆解释:“因为他们经历过非常多的周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决策与治理机制都比较完善。当未来投资内地市场的障碍逐步减少,美元基金会占到优势。”

      “如果这个窗口没有被抓住,也就是赚三年的钱,赚完三年以后依然会回到十年前。”李家庆如此认为。

      郭晨凯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