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央行的回笼力度大吗?
  • 机构视点
  • 商品期货实践是领略股指期货风险的最佳路径之一
  • 哪些情形下可以采用
    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 计算机净流入3亿元 券商净流出6.9亿元
  • 小企业贷款增速加快
    1月新增1363亿元
  • 新品超市
  • 备战流动性收紧 银行揽储热情重新高涨
  • 基本面多空交织
    天胶期价蓄势待发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资金观潮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资金观潮
    央行的回笼力度大吗?
    机构视点
    商品期货实践是领略股指期货风险的最佳路径之一
    哪些情形下可以采用
    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计算机净流入3亿元 券商净流出6.9亿元
    小企业贷款增速加快
    1月新增1363亿元
    新品超市
    备战流动性收紧 银行揽储热情重新高涨
    基本面多空交织
    天胶期价蓄势待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哪些情形下可以采用
    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所谓卖出套期保值,是指当期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以规避“未来因股市可能下跌而导致股票投资组合市值缩水”风险的保值行为。在以下五种情形下,可以采取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1)投资者手中持有大量股票,由于股票面临分红、或资金期限匹配等种种原因而准备或必须继续持有一段时间,但预期大盘将下跌,投资组合面临市值缩水的风险,此时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2)投资者需要对规模较大的投资组合进行调整、或者某些股票已达到投资目标而需要大量卖出股票时,如果直接在股票市场上卖出,可能产生较高的冲击成本,也会造成市场较大的波动,此时可以采取卖出套期保值策略来规避风险。

      (3)长期持股的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尽管看空后市,但由于其不愿意因为卖出股票而失去股东地位或公司控制权,此时,这些股票持有者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价下跌的风险。

      (4)投资银行与股票包销商的卖出套期保值操作。对于投资银行与股票包销商而言,能否将包销的股票按照预期的价格销售完毕,在很大程度上和股市的整体状况很有关系。如果后市不好,极有可能因为销不掉而留在自己手中,因此,股票包销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而给投资银行和股票包销商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卖出套期保值策略。

      (5)投资者在股票期权或股指期权上卖出看跌期权。一旦股票价格下跌,将面临很大的亏损风险,且股票价格下跌越多,亏损额度也就越大。此时,采取卖出套期保值策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冲风险的目的。(由中金所供稿。本专栏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涉及业务规则的内容,请以正式规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