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B4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43版:信息披露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002023 证券简称:海特高新 公告编号:2010-009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1.3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李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万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徐建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3.3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 适用 √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

    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李再春先生持本公司65,603,580股,占总股本的34.87%。李再春先生,中国国籍,68岁,未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住权,2000年11月至2005年3月16日担任本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4日担任本公司董事长。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被授予的股权激励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2 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

    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说明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一)公司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0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导致世界民航业发展停滞,国内航空维修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同时由于近年国内航空市场对国外OEM厂家过度开放,OEM厂家实施不公允的航材价格策略,对航材供应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航空维修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英明地出台各项优惠刺激政策,提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行结构性的减税优惠政策,到2009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复苏,中国迅速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民航业也与中国经济一样,异军突起,恢复发展,逐步走向复苏。

    面对这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给航空业带来的冲击,公司未雨绸缪,在危机中找机会,在逆境中求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以多年来专注于航空维修、航空技术研发、航空工程的经验,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销售、技术人员的专长和智慧,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加快航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速度,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强力推进公司的“同心多元”发展战略,在航空材料、航空PMA件制造、航空技术研究、航空培训上取得了较好成绩。2009年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855万元,同比增长11.23%;实现净利润5,512万元,同比增长77.69%,实现税后每股收益0.29元。2009年是公司高速发展扩张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经营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顶住了外部经济环境困难的压力,成功迎接了挑战,也抓住了机遇,以正确发展战略确保了企业在逆境中持续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经8月28日召开的2009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工作,于2010年2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98号),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拟投向“民用航空模拟培训基地项目”、“航空器材维修交换、租赁一体化项目(一期)”、“空客系列飞机机械类机载设备维修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于10月27日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管委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投资建设海特天津基地项目,发起成立了天津海特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对通用、支线和干线航空器的航空维修及其附属业务;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内容包含直升机大修,公务机及通用飞机大修,机载部附件维修,航材租赁等;二期包括飞机零部件制造,干线飞机大修、改装,通用飞机及直升机组装等。公司将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公司航空技术服务竞争实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昆明飞安航空训练有限公司介入航空培训市场,补充了航空服务业务,延长了产业链,并在当年明显见效。为巩固以航空技术为核心的“同心多元”经营战略,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投资1,150万美元,从英国泰勒兹引进先进的空客系列模拟机,适时扩大航空培训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航空培训业务盈利能力。

    (二)公司的主要优势及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作为国内航空维修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本公司在航空机载设备的检测及维修、航空中小型发动机维修、航空技术研发、航空部附件制造、航空工程改装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综合技术实力、客户资源以及管理等方面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具有如下优势:

    1) 综合技术实力

    公司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规模最大、维修设备最全、维修项目最多、客户覆盖面最广的民航维修企业,同时也是国防维修承包商,服务于军用飞机维修领域。目前公司业务已经延伸至航空器整机维修、重要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以及包括飞行员、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在内的航空培训领域。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已获得中国民航局(CAAC)、香港民航处、澳门民航局联合维修管理(JMM)认证,通过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认证,获得航空机械附件、仪表、无线电电子CAAC项目9650项、FAA项目2599项维修许可,通过了ISO9001:2000及GJB9001A-2001的质量认证,拥有保密资格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及武器装备承制资格证。同时在通用直升机机体修理、中小型发动机修理、航空技术研发和转化等领域拥有较强优势。

    2008年7月,公司通过与四川航空集团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成立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启动了空客系列大飞机维修基地建设。2008年底,公司高起点、高标准介入航空培训市场,目前已迅速发展成国内技术、设备、经验能力最强的第三方航空培训服务商之一。

    公司是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长期积累、不断转化,形成了较强的综合技术实力,为公司取得综合技术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经过几年的战略调整,公司正从单一的航空机载设备维修检测业务走向集飞机整机保障与航材租赁、航空培训以及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航空技术服务公司。

    2) 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从90年代初航空维修市场放开时即介入维修领域,目前,公司的签约客户已基本涵盖中国国内全部民用航空公司、部队用户以及其他航空单位,公司的客户数量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76家逐步增长至118家。庞大的客户网络为公司今后的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市场网络建设,巩固和提高公司维修服务在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国家骨干航空运输企业和国内重点航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在航空培训市场也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公司抓住了国内航空产业大发展的契机,赢得了这些国内骨干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工业企业的信任;公司还与多家美国、欧洲等国外知名的航空先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

    3) 管理优势

    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航空维修上市公司,公司除具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外,还具有经营机制灵活的优点。公司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推行精细化管理。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反应能力,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00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建立了一支团结稳定、忠诚敬业、工作务实的专家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同时,公司通过高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了一批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技术研究人员,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公司在业内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激励约束机制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管理优势。在管理模式上,公司建立和推行了矩阵管理模式,将公司和分公司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器材资源集中管理、合理调配,用公司的大矩阵规范分公司的小矩阵,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公司创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精髓,制作了管理大全《海特典籍》,创建了“海特人为因素理论”,形成了海特人为因素管理理念,该理念受到民航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加以总结推广。

    2009年度,在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1/20行业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加强市场开拓,细化市场工作,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同心多元”发展战略,继续保证了主营业务快速稳定的增长。公司通过与国际、国内知名航空企业合作,加大在航空新技术领域研发和转化的合作力度,为公司“同心多元”战略进一步储备了优质项目;同时公司利用品牌、资本优势以较低成本购买国外先进的空客系列模拟机,适时扩大航空培训业务能力,使公司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能继续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三)主要客户情况:2009年销售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8283.17万元,占销售总额比重36.84%。

    (四)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构成同比未发生重大变动。

    (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同比未发生重大变动。

    (六)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量构成同比未发生重大变动,与报告期净利润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对公司未来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对公司可能的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为航空维修技术服务行业,与航空运输和飞机运营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障飞机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航空维修市场容量受经济和国际商业条件变动的影响显著。航空管制、新机交付放缓、航空公司整合、油价波动、突发政治和卫生事件等都可能成为短期的市场影响因素,造成飞机飞行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到飞机维修市场容量,造成市场波动。长期以来市场仍然体现出较强的扩张倾向,但由于08年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全球范围内新机交付出现延迟,也为维修市场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拒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球共有1,025架飞机延期交付,其中约75%发生在北美市场,亚太地区市场也受到冲击。尽管市场容量近年波动剧烈,但长期来看,特别在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仍将持续增长。民航业正处于成长期加速阶段,维修行业伴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增长,仍将呈现向上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民航总局有关部门预测,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2010年将达到近1,600架, 2020年达到4,000架。我国民用通用飞机、直升机到2020年将超过17,000架(其中直升机将达到6,000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届时航空维修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内航空机队增速也将恢复,将带动航空维修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维修市场。2008年以后,随着航空公司新购飞机陆续超过商保期而进入维修市场,有效需求增长较快释放,航空维修市场总量将以高于航空业整体平均增速增长,未来发展空间仍将广阔。      

    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下:

    我国航空维修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航空维修企业在数量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因航空维修业是集技术、资金、人才和综合管理的高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相当高的进入壁垒,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截止2009年获CAAC批准的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约365家,大多数规模较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不多。未来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人才结构合理、客户服务产品品种齐全、品牌影响较大的航空维修企业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经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外OEM厂家和国际航空维修企业进入中国航空维修市场步伐放缓,目前主要集中在已完成的大型航空发动机大修、大型飞机改装等业务上。这将有利于我国民族航空维修企业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部分民航企业经营困难,国家适时向大型民航企业注资,引导并整合民航企业,已使民航公司经营大幅改善,航空市场秩序更加完善,竞争格局更加有序,国内整个航空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在经历这次剧烈波动的经济周期后,将促使国内航空产业更加市场化、专业化,这将更有利于已经取得先发优势的专业化航空维修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二)2009年工作计划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尚未出现明显经济拐点、公司完成再融资工作的情况下,2010年将是公司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的一年。公司将针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继续发挥十多年的航空维修技术优势,合理调整维修业务结构,积极开发附加值高、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维修项目,继续保持维修业务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加快航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速度,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力争在航空新材料、航空PMA件制造、航空新技术研究应用上取得突破,利用经济周期带来的低成本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国内航空技术服务领先地位。2010年,公司努力争取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目标:

    1)落实董事会决议,全面完成2010年的生产经营任务,实现公司较快又好的发展。

    2)全面完成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经营管理体系整合,提高管理效率。

    3)市场工作主要继续巩固主流航空市场,继续以细化项目和整体包修的方式保证市场增量;推行全员市场服务策略,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大飞机整机大修能力建设,实现通用飞机、直升机的批量修理,尽快形成大飞机、通用飞机整机大修的综合能力;加强特种飞机和航空装备修理的市场开拓,争取在年内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开展航空器材租赁、交换业务,推动航空器材租赁市场的发展。

    4)启动再融资募投项目实施工作,认真、细致地按照项目可行性报告,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落实好项目投资工作,力争早投入,早见效。

    5)技术建设上慎重执行大型基础设施的投入;技术投入倾向于独有化、专业化的项目发展;项目开发与实际收益关联,严格市场评估和财务评估;加强考核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畅通的技术更新渠道,年内进一步增加航空技术研发的投入,使最新研究成果在最短时间形成工业化生产能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6)落实好昆明飞安空客A-320航空模拟机引进、投产工作,力争年内形成新的培训能力,扩大公司航空培训规模。

    7)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力争年内获得民航适航部门授权,实现航空机载设备许可认证自审自批的资格。

    8)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当前财务管理策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应收账款催收,集中财力发展主业。加强对分子公司财务的监管;控制各项开支,紧紧抓住“成本”,挖潜增效;加强风险管理,避免财务风险;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把握低成本并购机会。

    9)加快海特天津基地的建设进程;加强与OEM厂家的合作,特别是国际知名的直升机、通用飞机制造厂商的合作,实现在该市场领域的先发优势,同时寻找与航空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合作模式。

    (三)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在全球经济继续低迷的环境下,公司将制定严谨、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合理筹集、安排和使用资金。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于2009年制定了再融资方案,2009年8月28日召开的2009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方案的议案》,启动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工作,于2010年2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98号),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新股;2010年3月17日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工作,发行股票22,700,000股,募集资金33,515.13万元,分别投向 “民用航空模拟培训基地项目” 1.39亿元、“航空器材维修交换、租赁一体化项目(一期)” 1.28亿元、“空客系列飞机机械类机载设备维修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0.69亿元。

    (四)、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对策:

    1)市场风险及对策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航空业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航空维修市场需求增速趋缓,公司经营压力将加大。为此,公司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布局,坚持稳妥的资金管理策略,利用经济周期带来的低成本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2)投资风险及对策

    2010年,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加快投入,使公司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因此,资金投入规模将加大。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投资决策的管理,坚持稳妥的资金管理策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前调研、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管理,化解投资风险,保障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

    3)技术风险及对策

    公司自主开发并采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和设备,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但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空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将始终不懈地加强员工的培训,并鼓励员工加强学习,向尖端的航空产品和航空技术挑战,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维修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维护公司在国内市场上技术领先的良好信誉。

    4)人员风险及对策

    航空维修业是高技术、高投入的行业,目前公司已利用募集资金完成了航空维修最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造,分批选送了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国外先进的航空技术企业学习和考察,同时公司将系统地完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适时推出符合公司需求的股权激励计划,最大限度用好人才、培养人才,为公司树立行业优势地位储备更多、更好的人才。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万元

    (下转B44版)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被委托人姓名
    周德镇独立董事国外探亲刘亚芸

    股票简称海特高新
    股票代码002023
    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注册地址成都市高新区高朋大道21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610041
    办公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1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610041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schtgx.com
    电子信箱htgx@schtgx.com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郑德华居平
    联系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1号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1号
    电话028-85921029028-85921029
    传真028-85921038028-85921038
    电子信箱htgx@schtgx.comhtgx@schtgx.com

     2009年2008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07年
    营业总收入228,547,111.85205,480,708.4211.23%191,156,840.51
    利润总额61,612,051.9234,673,962.5077.69%44,450,526.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18,349.6735,293,903.5156.17%37,715,151.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086,937.3631,618,782.6667.90%34,209,072.3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6,776,857.601,309,927.776,524.55%37,488,041.87
     2009年末2008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7年末
    总资产858,167,942.58736,105,759.9116.58%574,873,837.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61,270,833.80524,966,440.536.92%488,879,378.64
    股本188,139,561.00188,139,561.000.00%117,587,226.00

     2009年2008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07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90.1952.63%0.2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90.1952.63%0.2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元/股)0.2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80.1764.71%0.1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8%6.97%3.01%7.7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3%6.24%3.39%7.03%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0.460.014,500.00%0.32
     2009年末2008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7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2.982.796.81%4.16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87,195.0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914,023.7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438,602.83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594.24 
    所得税影响额-254,613.44 
    合计2,031,412.31-

     本次变动前本次变动增减(+,-)本次变动后
    数量比例发行新股送股公积金转股其他小计数量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71,346,04237.92%000-19,110,292-19,110,29252,235,75027.76%
    1、国家持股00.00%0000000.00%
    2、国有法人持股00.00%0000000.00%
    3、其他内资持股55,308,14029.40%000-55,308,140-55,308,14000.00%
    其中: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00.00%0000000.00%
    境内自然人持股55,308,14029.40%000-55,308,140-55,308,14000.00%
    4、外资持股00.00%0000000.00%
    其中:境外法人持股00.00%0000000.00%
    境外自然人持股00.00%0000000.00%
    5、高管股份16,037,9028.52%00036,197,84836,197,84852,235,75027.76%
    二、无限售条件股份116,793,51962.08%00019,110,29219,110,292135,903,81172.24%

    1、人民币普通股116,793,51962.08%00019,110,29219,110,292135,903,81172.24%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00.00%0000000.00%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00.00%0000000.00%
    4、其他00.00%0000000.00%
    三、股份总数188,139,561100.00%00000188,139,561100.00%

    股东名称年初限售股数本年解除限售股数本年增加限售股数年末限售股数限售原因解除限售日期
    李再春55,308,14055,308,14000股改承诺2009年08月008日
    合计55,308,14055,308,14000

    股东总数10,848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李再春境内自然人34.87%65,603,5800 
    王万和境内自然人3.52%6,627,6910 
    交通银行-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3.19%6,000,9170 
    李飚境内自然人3.06%5,758,5320 
    交通银行-华夏蓝筹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境内非国有法人2.82%5,301,3560 
    中国建设银行-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2.32%4,360,0000 
    刘生会境内自然人1.79%3,372,6690 
    中国银行-海富通收益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1.45%2,724,2000 
    查根楼境内自然人1.41%2,645,8100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1.36%2,561,2160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股份种类
    李再春65,603,580人民币普通股
    王万和6,627,691人民币普通股
    交通银行-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基金6,000,917人民币普通股
    李飚5,758,532人民币普通股
    交通银行-华夏蓝筹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5,301,356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建设银行-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4,360,000人民币普通股
    刘生会3,372,669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银行-海富通收益增长证券投资基金2,724,200人民币普通股
    查根楼2,645,810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561,216人民币普通股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股东李再春先生为股东李飚先生之父。其他未知。

    姓名职务性别年龄任期起始日期任期终止日期年初持股数年末持股数变动原因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税前)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薪酬
    李 飚董事长392008年07月08日2010年04月30日5,758,5325,758,532 17.50
    王万和副董事长53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8,836,6916,627,691减持16.25
    郑德华董事 董事会秘书 总工45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15.38
    万 涛董事、总经理362008年07月24日2010年04月30日00 13.50
    王存浩独立董事67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3.00
    陈光礻禹独立董事70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3.00
    周德镇独立董事68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3.00
    刘亚芸独立董事76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3.00
    张 斌董事、副总经理382008年07月24日2010年04月30日00 12.00
    虞 刚监事会主席402008年07月24日2010年04月30日00 11.38
    欧 智董事372008年07月24日2010年04月30日00 11.00
    李 晋监事402004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5.40
    龚 明副总经理382005年03月16日2010年04月30日00 12.00
    曾 川副总经理372007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12.00
    张培平副总经理362007年02月18日2010年04月30日00 12.00
    徐建军财务总监382008年03月15日2010年04月30日00 11.00
    合计-----14,595,22312,386,223-161.41-

    董事姓名具体职务应出席次数现场出席次数以通讯方式参加会议次数委托出席次数缺席次数是否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会议
    李 飚董事长82600
    王万和副董事长82600
    郑德华董事82600
    王存浩独立董事82600
    陈光礻禹独立董事82600
    周德镇独立董事81250
    刘亚芸独立董事82600
    万 涛董事82600
    张 斌董事82600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8
    其中:现场会议次数2
    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6
    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0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或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飞机维修及航空设备20,942.108,586.8259.00%50.22%40.68%2.78%
    外贸代理1,543.561,435.017.03%-75.58%-76.66%4.28%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航空维修收入12,496.816,397.8848.80%13.09%15.75%-1.17%
    航空检测、技术服务收入3,787.53612.4283.83%59.69%103.96%-3.51%
    航空设备销售收入305.3784.7372.25%-41.13%-69.30%25.47%
    航空培训4,251.091,491.7864.91%  64.91%
    外贸代理销售1,543.561,435.017.03%-75.58%-76.66%4.28%
    其他销售101.290.0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