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上接B6版)
  •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B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7版:信息披露
    (上接B6版)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接B6版)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B6版)

    2、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一、营业收入214,086,987.74223,814,037.29219,289,722.13
    减:营业成本138,684,553.40164,015,411.08159,812,791.92
    营业税金及附加1,499,232.481,700,450.40873,375.15
    销售费用3,389,765.193,347,997.403,279,585.09
    管理费用16,363,465.818,943,971.487,118,527.81
    财务费用3,012,337.996,863,331.117,557,788.37
    资产减值损失240,861.31156,295.60743,668.24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50,896,771.5638,786,580.2239,903,985.55
    加:营业外收入2,617,926.781,384,820.70320,984.98
    减:营业外支出370,669.06514,478.14455,169.14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11,128.4820,370.631,570.8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53,144,029.2839,656,922.7839,769,801.39
    减:所得税费用8,768,170.987,762,992.239,976,637.28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44,375,858.3031,893,930.5529,793,164.1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67,494.2829,525,413.7026,124,872.69
    少数股东损益2,908,364.022,368,516.853,668,291.42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0.830.590.52
    (二)稀释每股收益0.830.590.52
    六、其他综合收益400,000.0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400,000.00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总额44,375,858.3031,893,930.5530,193,164.1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41,467,494.2829,525,413.7026,524,872.69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2,908,364.022,368,516.853,668,291.42

    3、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项目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41,243,461.49247,333,289.28268,140,005.37
    收到的税费返还982,557.55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1,579,164.7819,181,209.50105,489,990.72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3,805,183.82266,514,498.78373,629,996.09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31,060,452.79148,732,316.06225,569,138.0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7,838,346.978,822,862.506,396,059.80
    支付的各项税费25,865,028.9827,560,353.2914,305,796.30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5,569,249.1322,543,603.5193,008,399.6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0,333,077.87207,659,135.36339,279,393.7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472,105.9558,855,363.4234,350,602.30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3,000,000.00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37,269.2317,500.00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269.2317,500.003,000,000.00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8,778,899.9113,594,838.8111,193,809.01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778,899.9113,594,838.8111,193,809.0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1,630.68-13,577,338.81-8,193,809.01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65,566,696.03191,799,597.64208,859,679.46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566,696.03191,799,597.64208,859,679.46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13,910,279.76221,956,572.50219,641,328.64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1,921,341.627,388,236.497,223,829.48
    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数股东的股利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5,831,621.38229,344,808.99226,865,158.1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264,925.35-37,545,211.35-18,005,478.66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4,465,549.927,732,813.268,151,314.63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486,411.2114,753,597.956,602,283.32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6,951,961.1322,486,411.2114,753,597.95

    (二)发行人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的规定,公司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元

    项目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1,128.48-20,370.63-1,570.80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的税收返还、减免982,557.5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620,000.001,011,333.33308,000.00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0,000.00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531,447.39-181,569.1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366,428.31-120,620.14-440,613.36
    小计2,247,257.721,411,789.95-315,753.27
    减: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减少以“-”表示)342,337.69124,994.78-125,096.13
    少数股东损益影响数(亏损以“-”表示)11,408.48-24,556.40-32,938.2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893,511.551,311,351.57-157,718.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467,494.2829,525,413.7026,124,872.69
    非经常性损益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重(%)4.574.440.6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573,982.7328,214,062.1326,282,591.58

    (三)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09-12-312008-12-312007-12-31
    流动比率(倍)1.941.020.74
    速动比率(倍)1.560.750.44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51.9361.6868.76
    每股净资产(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

    (元/股)

    3.482.682.1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占净资产的比例(%)
    主要财务指标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6.246.576.89
    存货周转率(次/年)5.364.584.66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7,848.747,102.757,277.03
    利息保障倍数(倍)19.635.124.54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股)

    1.471.180.69
    每股净现金流量(元/股)0.290.150.16

    (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财务状况分析

    近三年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流动资产规模相应增长。2007、2008及2009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3.12%、62.07%和57.00%。非流动资产以固定资产为主,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符合本公司所属行业资本密集型的特征。此外,因公司报告期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较小,加之报告期初固定资产规模较大带来的累计折旧影响,故在流动资产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公司报告期内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整体不高,但均呈上升趋势,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2008及2009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口径)分别为68.76%、61.68%和51.93%,整体水平较高,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总体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7、2008及2009年度,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7,277.03万元、7,102.75万元和7,948.74万元,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4.54、5.12和19.63,总体均呈稳步上升趋势,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逐步增强。2009年末利息保障倍数提升主要系公司短期借款减少使借款利息大幅下降所致。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优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公司整体资产的周转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效率较高。

    2、盈利能力分析

    2007、2008及200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928.97万元、22,381.40万元和21,408.70万元。2008、2009年度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度增长了2.06%、-4.35%。

    公司完成主要固定资产——双向拉伸电子薄膜生产线的购建后,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逐步得到客户的认可,与主要客户建立起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公司主导产品基膜、金属化膜产销量持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此外,公司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毛利率较高的金属化膜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度,公司基膜及金属化膜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8.69%和101.53%,产能的限制制约了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毛利来源于基膜和金属化膜。2007、2008及2009年度,该两类产品的毛利额合计分别为6,056.70万元、6,061.29万元和7,549.01万元,占毛利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01.93%、101.49%和100.24%。

    2007、2008及2009年度,公司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100.34%、97.81%和95.77%,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

    3、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报告期累计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667.81万元,同期累计实现净利润10,606.30万元,报告期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利润的1.57倍。公司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671.68万元,同期实现营业收入65,719.07万元,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是同期营业收入的1.15倍,公司盈利质量较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充足。

    4、现实及可预见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几年和未来几年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因素主要是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其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如下:

    (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公司生产的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聚丙烯树脂所占比重约为60~70%。近年来,聚丙烯树脂的生产原料石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受此影响,公司聚丙烯树脂采购价格呈现上涨后大幅回落并逐步稳定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远小于石油价格的变动幅度。

    (2)下游消费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

    电容器用电子薄膜作为薄膜电容器的核心介质材料,其市场需求与薄膜电容器及其下游应用行业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电气化铁路、混合动力汽车等多个行业,未来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推动薄膜电容器及电容器用电子薄膜市场的持续增长。

    (五)股利分配政策

    本公司近三年利润分配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由于公司发展需要资金,公司近三年未向股东进行利润分配。

    2010年1月15日,公司召开了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议案》之“七《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滚存利润的分配方案》”,根据该决议,本次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在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后由新老股东按其持股比例共享。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为94,946,101.21元。

    (六)控股子公司情况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共有2家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1、台州富洋电子有限公司

    台州富洋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4日。富洋电子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均为600万美元,其中本公司和东华实业分别出资450万美元、150万美元,分别占富洋电子注册资本的75%和25%;富洋电子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台州市开发区开发大道388号,亦为富洋电子主要生产经营地;法定代表人为邵雨田先生;富洋电子主要从事电容器薄膜的制造业务。

    富洋电子最近一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2009年12月31日
    总资产(元)137,966,513.05
    净资产(元)107,589,229.54
    项目2009年度
    净利润(元)12,926,062.34

    注:上述财务数据已经浙江天健审计。

    2、广州广大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广大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4日,系由南洋电子投资30万元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广州灵智通会计师事务以2006年8月30日出具的灵智通验字[2006]第LZT523号《验资报告》验证了南洋电子相关出资已足额到位。

    2008年,公司根据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对广大电子增资183万元。经广州正和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正和验字[2008]151号《验资报告》,广大电子已于2008年9月24日办妥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广大电子注册地址为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草堂村2之一,亦为该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地,注册资本21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冯小玉。广大电子主要从事电容器薄膜的金属化镀膜加工。

    广大电子最近一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2009年12月31日
    总资产(元)2,323,161.38
    净资产(元)2,221,093.55
    项目2009年度
    净利润(元)84,002.55

    注:上述财务数据已经浙江天健审计。

    第四节 募集资金运用

    经2010年1月15日召开的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以下项目:

    项目名称总投资(万元)建设期(年)备案文号环保批文
    年产2,500吨电容器用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薄膜项目16,3961.5台发改备[2007]024号台环建[2007]153号、浙环函[2008]99号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16,396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项目投资需要,资金缺口部分将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方式解决;若募集资金在满足上述项目所需资金后尚有剩余,则剩余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生产的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薄膜产品,属于电子专用材料,在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2日发布的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及国家发改委办公厅2007年12月7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中被列为鼓励类产品。此外,《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中将新型元器件技术和电子材料技术作为发展重点,并将本项目所归属的超薄介质材料技术列为重点技术予以支持。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本公司将形成技术含量较高的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薄膜的批量生产能力,产品替代进口,对提高我国电容器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生产的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薄膜,顺应了电容器用薄膜的技术发展方向,涵盖了超薄型技术、耐高温技术、金属化防爆技术,代表了本产品领域的最高端技术。作为电容器用薄膜的高端产品,其关键技术如超薄型技术、耐高温技术、金属化防爆技术等均来源于公司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已被本公司熟练掌握。

    第五节 风险因素和其他重要事项

    一、风险因素

    (一)市场风险

    1、下游行业需求变化的风险

    2008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09年1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1%。公司下游的电子、家电、电力等行业存在增长放缓的风险,进而对公司聚丙烯电子薄膜产品的销售构成压力。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3季度,我国GDP增速已回升至8.9%,国民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对提升公司下游行业的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2008年11月28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财建[2008]862号)。预计向全国推广的家电下乡政策也将有效提升公司聚丙烯薄膜产品的下游需求。

    2、下游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本公司产品主要出售给薄膜电容器制造企业,而薄膜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等整机产品中,上述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其市场销售价格不断下降,也将挤压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的利润空间。若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价格有所下降,而本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等措施不足以弥补产品降价的负面影响,则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3、市场竞争的风险

    虽然本公司所处行业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属开放性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随着我国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薄膜电容器的消耗量逐年上升,作为制造薄膜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长,将有更多的企业有可能进入本行业,加剧本行业的市场竞争。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风险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年产2,500吨电容器用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薄膜项目”。该项目的实施符合本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本公司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业绩。虽然上述项目经过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预期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该项目的建设若遇到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不能按时、按质完工的情况,也将直接影响本公司的盈利水平。此外,该项目的生产线关键设备是从德国等国进口,生产设备及零部件供货的及时性以及汇率的变化均会对本公司的生产和效益造成一定影响。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市场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公司6μm及以下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膜的产能将有较大增加。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6μm及以下超薄型耐高温金属化膜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但如果该产品的市场行情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或市场竞争加剧,将引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三)管理风险

    本公司近年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本次发行后,本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将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较大增长,对本公司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在过去的经营实践中,本公司的管理层在管理快速成长的企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若不能相应提高原有的运营管理水平,在本次发行上市后迅速建立起适应资本市场要求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并有效运行,将直接影响本公司的经营效率、发展速度和业绩水平。

    (四)产品质量风险

    电容器产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电子、家电、通讯、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而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的质量是决定薄膜电容器质量的关键。因此,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在选择薄膜供应商的时候非常谨慎,需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和长时间的考察试用。如果因本公司产品质量原因,导致采用本公司产品所生产的电容器在电子、家电、通讯、电力设备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本公司的品牌、声誉和市场销售。

    (五)核心技术人员风险

    公司在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核心技术为行业创新,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这些自主研发的技术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核心技术人员手中,同时,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也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技术优势的保证。

    随着我国聚丙烯电容器薄膜行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能否维持技术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关系到本公司能否继续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及经营的稳定性。公司已根据现有条件尽量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积极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并尽量满足他们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需求。尽管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稳定技术人员队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六)汇率风险

    目前本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基本依赖进口,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关键设备也需要进口。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而公司进出口贸易主要以美元为报价和结算货币,因此汇率的波动或国家外汇政策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公司的盈利水平。

    二、重要合同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签署日,本公司正在履行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或金额在500万元以下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未来发展或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的合同共计36份,其中借款合同7份、担保合同6份、采购合同7份、销售合同10份、保险合同3份、设备购买合同1份、股票承销合同1份、保荐协议1份。

    三、可能对发行人产生较大影响的诉讼和仲裁事项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签署日,公司未涉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诉讼或仲裁事项。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签署日,未发生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股子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作为一方当事人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签署日,公司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受到刑事起诉的情况。

    第六节 本次发行各方当事人和发行时间安排

    一、本次发行各方当事人

    当事人名称住所联系电话传真联系人
    发行人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市开发区开发大道388号0576-881698980576-88169922杜志喜
    保荐人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福田区民田路178号华融大厦5、6楼0755-82707985

    021-68883860

    0755-82707983嵇志瑶、胡炼
    发行人律师国浩律师集团(杭州)事务所浙江省杭州市杨公堤15号国浩律师楼0571-857758880571-85775643沈田丰、颜华荣
    财务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128号金鼎广场西楼6~10楼0571-882167210571-88216890陈翔、沈维华
    资产评估机构浙江勤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128号金鼎广场西楼6楼0571-882169410571-88216860余方鉴、喻建军
    股票登记机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深南中路1093号中信大厦18楼0755-259380000755-25988122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0755-820833330755-82083164

    二、本次发行上市的重要日期

    询价推介日期2010年3月24日—2010年3月26日
    定价公告刊登日期2010年3月30日
    网下申购及缴款日期2010年3月31日
    网上申购及缴款日期2010年3月31日
    股票上市日期发行后尽快安排上市

    第七节 备查文件

    一、备查文件内容

    (一)发行保荐书及发行保荐工作报告;

    (二)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三)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四)经注册会计师核验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五)法律意见书及律师工作报告;

    (六)公司章程(草案);

    (七)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文件;

    (八)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

    二、备查文件查阅时间、地点

    1、时间为除法定节假日以外的每日8:00~11:30,13:30~17:00。投资者可到发行人及保荐人(主承销商)的法定住所查阅。

    2、证券交易所指定披露网站:http://www.cninfo.com.cn

    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