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二○一○年度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0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B9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93版:信息披露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二○一○年度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0-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000039 证券简称:中集集团 公告编号:[CIMC]2010-007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1.3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傅育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麦伯良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金建隆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3.3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是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的附属全资子公司。中远太平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51.20%的股权,中远太平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又是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全资子公司,而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54.55%的股份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持有。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通过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本公司21.80%的股权;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imited则系中远香港的附属全资子公司,持有本公司0.95%的股份。

    (2)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和招商局国际(中集)控股有限公司都是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55.82%的股份。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24.82%的股权,因此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实际持有本公司24.82%的股份。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被授予的股权激励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2 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

    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说明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环境变化及影响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萎靡和出口萎缩并存,国际贸易量及航运业需求明显下滑。2009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均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9.5%和5.8%。物流、能源化工等行业也不同程度受到经济衰退影响。

    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局,2009年上半年,美联储、欧洲两大央行、中国相继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还推出了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中国在二季度成为率先带领全球经济走出衰退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逐渐复苏和补库存的带动下,中国出口货量和出口额均有所增长。集装箱班轮公司也通过封存运力、加船减速航行、提前拆船、延迟新船交付等措施来控制运力、节省燃油成本。

    集装箱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全年整个行业集装箱需求量仅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十分之一,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整个干货集装箱行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干货箱出现全行业亏损;冷藏箱、特种箱需求也处于全年低谷。

    2009年全球集装箱产出量约为30万TEU,较上年下降约90%。其中干货集装箱产出量约为20万TEU,同比下降92%。冷藏集装箱产出量约为9.5万TEU,同比下降57%。特种集装箱(含地区专用箱)产出量同比下降逾60%。

    随着下半年集装箱运输传统旺季的到来,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降幅逐渐收窄,9月份转为正增长。集装箱行业工厂陆续恢复生产维持单班生产,承接订单量环比逐步提升,已接近2008年危机前的1/5水平。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也见底回升。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2009年,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及4万亿元投资计划开始启动、落实;又出台了汽车、物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同时加大补贴、上调半挂车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些政策刺激效果相当明显,专用车市场快速回暖。我国城市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车、散装水泥罐车等工程专用车需求很大。由于全球经济减速及航运港口下滑对公路物流及港口物流的负面影响,2009年中国及海外物流类半挂车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随着“计重收费”的普及、查超载力度加大以及燃油成本不断攀升,专用车的轻量化日益深入人心。针对国内专用车行业低水平重复投资、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工信部发布 《关于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鼓励企业联合重组,然而中国专用车既有格局难以在短短时间内根本性突破,散乱差的行业形势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

    能源、化工装备及服务行业:在中国政府支持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发展的能源利用政策下,中国天然气应用领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天然气应用的覆盖率进一步上升,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化工及危险品的相关物流、储运需求继续上升;另一方面,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制造向中国转移趋势继续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

    目前随着全球现存油田石油产量每年以4%-6%速度下降,陆地和浅海的油田资源枯竭,推动全球将转向水深1500米以上的深海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这对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意味着较大的商业机会。预计全球海洋工程支出从2007年的254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610亿美元,增幅超过40%。据海洋工程权威分析机构ODS-PETRODATA预测,2010~2015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的总需求量为83~116座,平均年需求为16~24座。

    在中国经济中长期快速发展的预期下,我国的海洋油气装备产业,也迎来迫切发展的机遇。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海洋工程装备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工信部拟以将海洋工程设备作为新兴产业培育。在科研项目上追加经费、支持优先技改。将长期执行一些优惠财税政策。由于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海洋工程的发展,在出台的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中,均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优先和重点发展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在建或拟建的较大规模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约20个。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呈现下滑复又企稳的走势,已逐步回升至80%的水平。

    空港设备行业:2009年国家通过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机场建设方面,主要是进行中西部干线和支线机场的建设。近三年,有超过4500 亿元的资金投入到机场建设中,未来两年至少新建60 个支线机场。随着国民个人消费、商务活动带来的航空客运需求及国内支线航空市场的成长,一系列新建机场和改扩建机场将带来大量机场配套设备的需求。

    _

    宏观政策及行业因素变动对财务影响的简要分析:

    2009年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继续蔓延、经济结构性调整继续深化的一年。本集团各产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集装箱业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业绩出现近年罕有的大幅下滑。本公司及时调整了2009年经营和发展策略,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投资收购、资金管理、财务状况方面,本集团仍保持了较为健康的状态。

    本集团干货箱业务生产在2009年上半年基本延续停顿,第三季度开始出现零星订单,工厂陆续恢复生产,但订单水平很低,本集团于2008年采购储备的钢材等原材料仍未能完全消耗完毕。由于钢材价格在下半年相对上年末有一定幅度回升,本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年末基本全部冲回。

    2009年国际国内利率不断降低、流动性趋于宽松,本公司根据危机后金融市场的变化,保持合理的贷款结构,适度增加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增强了本集团的资本结构稳定性及应对危机的能力。在不利的业务经营环境下,本集团加大了主要银行的沟通与合作,继续获得了重点银行的支持。2009年本公司启动并完成了中集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并于2010年2月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财务公司的成立将实现本集团资金的统筹管理,提高营运资金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为本集团的业务运营和产业升级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有助于全面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

    2009年,全球金融市场仍不稳定,根据公司年初制定了“多看,少动,谨慎,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灵活机动地开展金融风险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保值交易的规模和期限,收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本集团还加强各产业尤其是集装箱和车辆产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 做好风险预判和应急处置,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回笼力度,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保证了资金安全。

    (二)经营情况回顾

    1、总体经营表现

    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6亿元(2008年:473.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9亿元(2008年:14.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84%。

    分析说明:

    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干货集装箱订单萎缩及停产时间较长、化工装备市场需求下降。

    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及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所致。

    2、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状况

    占本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以上的产品为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

    ——集装箱制造及服务业务

    作为本集团最成熟的主营业务,集装箱产业在遭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采取正确策略方针:抱团取暖、从简从紧、风险控制、巩固地位、蓄势待发,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2009年集装箱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5.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85%。其中干货集装箱实现销售收入11.65亿元,同比减少93.87%;冷藏箱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41亿元,同比减少66.05%;特种箱实现销售额23.09亿元,同比下降51.15%。2009年标准干货箱业务销量为6.04万TEU,较上年下降95.10%。冷藏箱、特种箱销量分别为3.04万台和4.32万台,分别下降了56.03%%和66.53%。

    面对2009年集装箱产业严峻的经济环境,集装箱各企业在集团领导下,主要采取措施:第一,收缩投资,减少支出,稳定核心干部队伍,在2009年下半年行业复苏时,能迅速组织生产,满足产能的需求。第二,积极拓展市场。集装箱产业继续拓展SGIL(S-Secure,G-Green,I-Intelligence,L-Light)新型集装箱技术的应用,“安全、绿色、智能和轻量化代表了中集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产业还积极探索模块化建筑及集装箱房屋改造等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升级。集装箱产业所倡导的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工业化理念为集装箱产业的延伸与发展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12月,由本集团承建的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循环环保节能学生公寓”一期建设交付使用。利用约500个20呎旧集装箱,为学校提供400套学生宿舍及部分办公、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这是目前国内最多废旧集装箱循环利用的组合建筑。

    2009年,本公司的子公司南通中集为上海世博会量身打造1500台环保集装箱,成功介入了城市垃圾集装箱化处理转运领域。

    集装箱木地板业务受集装箱行业需求大幅下滑影响,2009年完成业务量和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下降91.33%和85.58%。

    本集团的集装箱服务业务包括堆存、维修、翻新、改制、租赁、买卖等全系列的装备服务,以及货代、仓储、拆拼箱等延伸服务,并拓展了以旧换新、旧箱改造等新型业务模式。能够为全球主要的船公司、租箱公司等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堆场服务业务全年共完成集装箱处理量240万TEU,较上年下降57.75%,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较上年减少41.49%。

    ——道路运输车辆制造及服务业务

    自2002年进入道路运输车辆行业,2004年中集车辆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道路运输车辆的生产商,目前生产能力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在中国相关车型市场份额接近20%。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7%;实现利润2.90亿元,实现扭亏。毛利率达到13.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3%;完成销量9.74万台/套。同比下降7.58%。国内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超出预期。车辆业务的重点主导产品如罐式车辆、水泥搅拌车、自卸车市场进一步拓展,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2009年销售自卸车2.88万台、混凝土搅拌车4000多台、混凝土泵车60台、环卫车85台,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6%、31.92%、445.45%和553.85%。

    2009年中国专用车行业外部经营环境良好,其中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同时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促进专用车特别是工程类用车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几年的磨合,中集车辆集团各工厂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专用车产能储备准备充分,较好地满足了2009年超预期的旺季订单需求,车辆集团总部的综合营运管理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建立了销售总公司为龙头的营销体系,实施统一营销策略,促使本集团车辆业务实现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不断培育和壮大营销体系的能力。中集车辆集团已有遍布全国的25家4S店和超过400个服务站。正是基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努力,车辆产业盈利能力和绝对额远超预期。与此同时,中集二代车轴正式进入市场应用,具有自重轻、互换性好的优点。完成了对欧洲第一代侧帘车产品的消化和吸收基础上,成功研发第二代欧洲侧帘车产品。启动了欧洲工作研究室项目,为国际化协同设计与产品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建成了国内行业首家专用车试验中心,将对国内整个半挂车行业的技术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在零部件研发、制造到产品配送、销售、售后服务初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体系,提升了对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控制能力。中集车辆核心零部件配套业务取得新进展。6月,驻马店中集华骏铸造二期全线建成投产,该生产线是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铸造工程。目前华骏铸造已具备年产铸件12万吨,年加工60万套轮毂、制动鼓等配件的能力。华骏铸造已跻身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铸件、耐磨铸件供应商。2009年1月,本集团宣布重卡投资计划,中集车辆重卡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重卡行业与专用车行业紧密相联,本集团进入重卡制造行业,是基于未来国内外市场对重型卡车的需求前景以及自身需求的判断。行业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卡车市场,保持超过7%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随着“国三”排放标准和燃油税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就位,预计未来中国的重卡市场会出现较快增长。

    中集车辆集团与芜湖泰瑞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泰瑞投资”)、深圳市九思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九思投资”) 合资发起设立集瑞联合卡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联合卡车”) ,中集车辆、泰瑞投资分别占联合卡车45%股份,九思投资占10%股份。项目一期投资20亿元,预计项目2011年投产后,将形成重卡整车全部工艺的生产能力(含车身、车架、涂装、焊接、总装等五大工艺),联合卡车将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卡车供应商之一。2009年5月,重卡生产基地动工以来,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进展迅速,重卡样车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产品性能试验。重卡有望成为中集车辆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9年11月,由集瑞联合重工、广西玉柴与深圳市九思投资三方合资建立的发动机配套公司——玉柴联合动力生产基地动工建设。

    ——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及服务业务

    本集团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受经济衰退、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尤其是与化工运输市场相关的罐式集装箱的需求低迷,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大幅下滑。2009年营业收入为36.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53.67%。净利润为1.0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79.84%。

    本集团第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平台构建基本完成,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CIMC Enric Holdings Limited)成功实现了向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和服务定位的拓展,完成了业务重组和组织架构调整。8月14日,本集团完成向安瑞科的资产注入,安瑞科通过向中集集团相关公司发行新普通股以及新可换股优先股的方式,购买了中集集团间接控股的Holvrieka下属的4家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全部股权。

    中集安瑞科的能源及化工分部均在中国自设研发中心,其欧洲的液态食品分部与客户联合进行研发,并按照客户提供的规格制造产品。除其内部研发团队外,中集安瑞科与包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研发关系,并计划与第三方专业团体合作研发个别项目。2009年,中集安瑞科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南通中集大罐采用先进设计规范和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行业取得技术领先优势、宁波LNG大型接收站项目和圣达因10000立方米大型LNG储罐项目的成功承揽标志着本集团大型成套装备和工程设计总承包能力建设明显增强。2009年完成超轻混合式容器的研发测试阶段,并于高纯度特种气体专用压力容器的开发取得理想进展。

    能源(LNG、CNG、LPG)装备: 2009年,本集团在能源装备业务方面实现销售收入合计为20.9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3%。其中,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8.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3%; TGE Gas Engineering GmbH(“TGE GAS”)营业收入为2.8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5.46%。

    2009年7月,中集安瑞科完成收购湖北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宏图”),宏图主要从事专用装备设计、制造及销售,有关专用设备包括液化石油气(LPG)储罐车和化学物料运输车等。

    港口LNG接收站作为天然气海运终端,设计、建造、管理技术较复杂,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本集团拥有60%股份的工程总包公司——TGE GAS,凭借行业技术领先和丰富成功项目经验而建立的国内外竞争优势,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TGE GAS中标葡萄牙LNG接收站项目2期储罐EPC合同,金额超过1亿欧元;11月, TGE GAS获得中海油浙江省液化天然气项目储罐EPC合同。根据合约,TGE—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将负责接收站储罐的整体设计、采购及建设,总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项目已于12月在宁波开工建设。4月,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与靖边县西蓝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10000m3LNG储罐的转换设计及制作安装施工承包合同。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储罐工程国外总包商的价格、服务、建设周期等方面相对优势已越来越小。中集圣达因此次项目中标,打破了1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低温常压储罐长期由国外工程公司垄断的局面。

    化工装备:2009年化工装备营业收入为7.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32%。化工装备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连中集重化装备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是一种带有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外部框架的不锈钢压力容器,由箱体框架 (Frame Work) 和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罐体 (Tank) 组成。可用于装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的危险性以及无危险性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粉粒状散货。罐式集装箱具有安全、环保、经济性、灵活高效、多式联运、“门到门”交付等优点,从欧美进入我国不到十年时间,已在化工物流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已呈取代桶装或其他小包装、槽车甚至铁路罐车运输之势。在欧美液体货物运输中,罐箱己占据了液体运输市场65%的市场份额,在亚洲地区方兴未艾。随着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连续高增长,罐式集装箱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罐箱”)主要从事国际标准罐式集装箱制造业务。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与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关联密切的化工物流设备市场需求及订单大幅下滑,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6.9%,略有盈利。

    2009年8月,大连中集重化装备有限公司(“大连重化”)竣工并形成产能,大连重化注册资本为3370万美元。项目一期投资为3.5亿元,形成年9000吨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范围包括煤气化装置中的煤气化炉,乙烯装置中的乙烯裂解炉,大型合成氨、化肥装置中的高压设备,炼油加氢、加氢裂化、甲醇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海水淡化装置中的蒸发器等。

    液态食品装备:2009年液态食品装备营业收入为7.1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74%。荷兰Holvrieka Holding B.V.是欧洲专用不锈钢静态储罐和罐式码头设备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下设荷兰Emmen、荷兰Sneek、丹麦Danmark和比利时NV四个生产基地。广泛服务于包括石油化工、啤酒、果汁、牛奶等食品饮料行业在内的欧洲液态、气态及粉态散装槽罐式运输行业,如橙汁从榨汁、公路运输、橙汁码头涉及的所有罐式装备及大宗水运罐船,HOLVRIEKA占据了欧洲100%的市场份额。

    Holvrieka (China) Co., Ltd.(南通中集大型储罐有限公司)是本集团在收购博格工业公司之后,进一步整合全球资源、发挥中国制造优势而建立的大型储罐制造公司,是Holvrieka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制造用于存储啤酒、果汁等食品和化工产品的不锈钢静态储罐及工艺罐,2009年5月建成投产。计划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0台大型储罐的生产能力,并利用中集集团的全球销售网络,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罐生产基地。

    11月,来自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南通中集大型储罐有限公司(Holvrieka China)首批产品——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7台果汁槽罐下线交付,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与此同时,Holvrieka China在拉萨和重庆的啤酒项目订单也签约生产。这批产品签约或交付,标志着中集集团融合了欧洲技术优势、中国制造优势和中集产品服务辐射三大优势的大型静态储罐业务在中欧互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海洋工程业务

    海洋工程业务是本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成长潜力较大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本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基本明确了以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及海洋特种工程船三条主产品线的定位,完成了由烟台、海阳、龙口及海洋工程研究院组成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战略布局。

    11月16日,本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集(香港)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Bright Day Limited,向除要约人连同关联方以外的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无条件自愿性现金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的对价为现金1.41美元/股。,截至新加坡时间2010年1月18日,本公司已经收购了烟台莱佛士28.66%股权。

    按照股东协议,Leung Kec Holdings Limited 及Bright Touch Investment 于要约结束后,以每股1.41美元向中集香港出售8,434,000股莱佛士股份,约占莱佛士所发行股份的3.08%。上述收购于2010年1月21日完成。加之子公司中集香港此前持有的烟台莱佛士股份。至此,本公司已持有烟台莱佛士50.0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实现对烟台莱佛士控股后,将更好地使其战略发展目标与集团保持一致,为集团海洋工程业务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海洋工程设计方面,本公司亦着手进行战略性布局。2009年10月,设立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研究院将承接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研发、试验;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贸易和经?纪;船舶与海洋工程EPC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会展服务等业务内容。研究院开放的平台将整合国内外海洋工程资源,发挥产业孵化器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产业化商务平台。

    2009年,烟台莱佛士在重点项目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9月和12月,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SCHAHIN200#及中国首座第六代深水半潜平台Frigstad D90上下船体在烟台芝罘岛基地实现成功大合拢,连续两次采用20000吨“泰山”大吊进行平台商业吊装,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也使两个项目向交付的终点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Frigstad D90平台是来福士为意大利Saipem集团石油天然气公司建造,是世界功能最强大、系统复杂性最高的半潜式平台之一。该平台由烟台莱佛士负责详细设计、施工设计、建造及调试工作,是首个由国内海洋工程企业完全自主承担详细设计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空港设备业务

    2009年,本公司持有70%权益的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5.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8.86%;实现净利润0.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54%。全年实现销售登机桥211台,销售货库10万吨(年处理能力)。登机桥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二。

    2009年,在国内基建投资拉动下,国内机场建设投资按计划进行,机场设备总体需求平稳。登机桥市场总量基本维持稳定,国内市场竞争较以前更为激烈,中集天达共获得17个项目合计113台登机桥订单,占全年国内市场份额的95%,取得了理想的业绩。海外机场登机桥开始进入更新换代周期,市场活跃程度有所加强;中集天达在海外市场开拓的步伐加快,登机桥产品性能和质量海外客户获全面认可,完全具备了国际大型项目的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能力。国际市场上获得法国机场管理局(ADP)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S4航站楼39条桥的总包合同,不仅开创了中集天达订单额的新纪录,也使公司在欧洲地区所获得的订单数达到了100条。受到全球航空货运市场低迷的影响,航空货物处理系统市场 2009年较为平淡。

    在其他新产品方面继续取得进展: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公司先后在辽宁、黑龙江、江苏、山西等地获得了多项立体停车库市场订单,订单额较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其他业务

    物流装备与服务业务:本集团致力于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专用物流装备及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中集以自身物流装备产品集群和服务网络为依托,调度互补性资源、技术和服务,满足了客户的货物收集、成品包装、港口物流操作、海外物流器具回收等整条供应链上的各类需求。

    2009年在海外订单量大幅减少情况下,优化内部管理,争取国外订单,积极开拓国内物流器材业务,在风电、汽车、农业机械等行业争得较大增量,液体IBC租赁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箱型上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发新客户、大客户;与车辆集团密切配合,在获得与中粮屯河托盘箱服务合同的同时,成功地获得农用番茄专用挂车的合同。

    采用自主研发的特种框架箱“BUSDECK” 实现国内商用车的集装箱船出口运输。该项产品的应用,结束了国内商用车出口长期依赖散杂船和国外滚装船运输的局面,为我国商用车稳定出口提供了灵活、经济、快捷的运输方式。同时,标志着集团进入商用车运输的第三方物流领域。BUSDECK的运用,使得商用车的批量运输得以集装箱化。该产品可广泛用于各种公交大巴、罐车、搅拌车、自卸车和各类工程机械产品的运输,也可为车辆集团其它各车类产品的运输提供支持。

    铁路装备:2006年末,本集团在大连投资设立大连中集铁路装备有限公司,开始向铁路装备产业拓展。2009年中集获得欧洲客户1000套转向架结构件订单,成功实现了轨道装备建厂以来的第一个批量订单,实现了中国铁路货车产品首次批量进入欧洲市场的重大突破。在国内铁路车辆企业中首先取得了欧洲轨道车辆的TSI基础认证,

    房地产业务:本集团房地产业务除了拥有上海招商地产“臻邸”项目40%权益以外,在项目拓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中集天宇在扬州市获得了两块开发土地,为2010—2011年业绩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3.04%,实现净利润1,689万元。

    (三)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_经济环境和政策

    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的复苏有机会比预期更为强劲,同时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已基本稳定,系统性风险继续减弱。IMF将2010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4%。全球经济环境的逐步转暖将有助于全球贸易、物流、能源化工及石油消费的逐步回升或加快增长。

    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重心从“保增长”转到“调结构、促转变”,政府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内需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因此,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及其后续效应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2、_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展望

    (1)受益于欧美经济的复苏,“补库存”需求的持续,2010年中国外贸出口形势将随之明显好转;2009年经济低迷之后,全球旧箱更新淘汰需求的延迟释放;2009年以来全球主要集装箱航运公司普遍加船减速,增加了对集装箱的需求。集装箱总体需求出现较强劲增长。预计全球干货箱需求有机会超过150万标准箱。预计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市场需求也将有一定幅度的回升。

    (2)道路运输车辆海外需求复苏较慢,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越来越明确,预计道路运输车辆的中国市场仍将继续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的实施。随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中国城市化加速,大中城市执行淘汰黄标车、规范城市物流等政策,未来3-5 年以自卸车、粉罐车、水泥搅拌车、搅拌站、散装水泥车和泵车为主的工程类专用车的需求将继续受益。技术含量高、政府采购占较大比重的垃圾处理车、消防车等作业类专用车也将继续受益。2009年12月,国家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从提高和统一认识、制度安排、加大投资建设甩挂运转中心、积极开展试点四个方面加速推行甩挂运输模式。这一措施将在未来对半挂车销售产生持续正面影响。

    世界经济已渡过最为艰难的阶段,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出口需求有望温和回升,物流类半挂车等产品海外市场需求也将逐渐改善。

    预计2010年国内专用车总体市场需求将上升10%。2010年,企业盈利增长将不再单纯依赖外部经营环境,将更多地依靠企业自身内涵优化。

    由于冷链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预期国内新增及海外更新的冷藏车需求将上升。2010年,本集团将继续针对欧洲市场拓展第二代侧帘车的市场份额;加大对罐车和冷藏车的重点研发投入,在扩大美国冷藏车销售的同时,争取在内将罐车、冷藏车投入欧洲市场。

    (3)能源化工食品装备业务受到经济衰退冲击后,有望明显回升。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气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目前,天然气仅占国内能源市场的3-4%,原因主要是国内气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通过管道或海运)。同时,国际天然气目前供应过剩,价格与其他能源相比有优势。按照 “节能减排”能源政策及能源专项规划,我国政府将大力支持使用天然气,计划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约6%(或900亿m3),提高到2020年的10%(或2000亿m3)。中国及主要油气能源企业也在积极加快西气东输、海上进口的运输存储能力,本集团能源装备业务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目前,国内已规划了7—8个沿海LNG接收站投资项目,沿海大中型LNG接收站投资正在进入高峰期。另一方面,受益于经济的发展,产业及消费的升级,从长期趋势看,化工及危险品的储存、运输装备,以及啤酒、果汁、牛奶等液体食品行业储存、运输、生产装备需求将保持增长。预计未来5年,全球市场年增长率为5%,亚洲市场年增长率为8-10%。

    本集团的上述业务的主要产品已经覆盖罐式储运设备的大部分细分行业,包括单瓶、移动罐(罐车、罐式集装箱)、固定储罐等。

    预计2010年本集团的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有望出现明显回升。其中罐式集装箱、食品罐式装备需求将出现较大幅度回升,与LNG、CNG、LPG等能源相关的业务将会良好保持增长。

    (4)海洋工程业务

    2009年出台的中国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振兴规划提出,将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也将有望将列入“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虽然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衰退而暂时回落,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海资源开发才刚刚开始,同时有关数据显示,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这将推动未来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逐步上升。2007年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海上平台设备市场容量超过5,000亿人民币,预计这一市场未来两年将保持10%以上增长。

    (5)空港设备市场需求将保持显著增长。

    2010年,国家将继续扩大内需,国内民用机场建设和投资面临比较有利的环境。根据规划,到2020年机场数量增速年均10%以上;国内新建、扩建机场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为国内机场登机桥、货库带来持续的需求。中集天达已具备综合国际竞争优势,这有助于其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项目中标。不断升级的国内住宅及商业地产开发和配套的需求,将为中集天达的立体停车库产品的市场拓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商机。新建、改扩建项目陆续启动,一些大型项目也将在本年内开始招标建设,国内机场登机桥市场需求在2010年仍将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国际市场上,近两年依然属于更新周期的前期,市场活跃度预计将得以维持,中集天达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

    2010年,公司将在深圳市建设空港装备科研产业基地;公司亦将在2010年拓展机场物流系统及机场特种车辆业务,预计年内可实现部分产品的市场销售。

    3、业务发展的总体经营目标和措施

    2010年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本集团将面临新的内外部环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本集团将以这次经济危机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在发展战略、商业模式、组织文化、组织架构和运营流程、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力求化危机为契机,为本集团下一个十年的良性发展奠定新的基石。同时抓住全球包括欧美日及新兴市场机会,内外部市场并重,积极有效推进旗下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升级总目标为:为中集集团未来持续健康的业绩增长构建能力平台。具体包括:1、中集的价值观更广泛地被员工、股东、社会、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认同,并更深入地付诸实践;2、增长成为程序和习惯;3、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产品,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4、更多的行业领先业务群;5、凝聚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队伍。

    2010年的工作方针确定为“解放思想、主动承担、锐意创新、强化协同”。

    4、资本支出和融资计划

    根据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本集团战略升级、业务发展的需要,预计2010年资本性支出约为68亿元。相应的融资安排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借款。

    5、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因素

    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已经开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本集团业务发展及营运与国际市场及国内需求、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加大。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出现的低碳、节能环保政策、法规调整趋势,将对全球航运及相关设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将有可能面临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挑战。

    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同时加快经济、产业、地区发展及就业结构性调整,将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持续深远影响;必将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竞争、经营模式、成本控制、生产布局等方面带来冲击。

    本集团主营业务日益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因此本集团在发展及经营模式、、管理效率、内部风险控制、金融外汇等外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组织结构、升级、变革的压力增大。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万元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万元

    6.4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下转B94版)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被委托人姓名
    徐景安独立董事公务靳庆军

    股票简称中集集团、中 集B
    股票代码000039、200039
    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注册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8楼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67
    办公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67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cimc.com
    电子信箱shareholder@cimc.com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于玉群王心九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
    电话(86)755-2669 1130(86)755-2680 2706
    传真(86)755-2682 6579(86)755-2681 3950
    电子信箱shareholder@cimc.comshareholder@cimc.com

     2009年2008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07年
    营业总收入20,475,507,000.0047,327,281,000.00-56.74%48,760,826.00
    利润总额1,465,385,000.001,927,029,000.00-23.96%3,500,304.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8,967,000.001,406,908,000.00-31.84%3,165,373.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787,000.00990,797,000.00-128.44%1,842,802.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9,685,000.003,366,538,000.00-71.20%-1,085,849.00
     2009年末2008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7年末
    总资产37,358,383,000.0034,557,863,000.008.10%41,048,674.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198,208,000.0013,428,901,000.005.73%15,913,757.00
    股本2,662,396,000.002,662,396,000.000.00%2,662,396.00

     2009年2008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07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60.53-32.08%1.1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0.53-32.08%1.1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10.37-129.73%0.6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00%10.00%-3.00%24.0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0%7.00%-9.00%14.00%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0.361.26-71.43%-0.41
     2009年末2008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7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5.335.045.75%5.98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392,000.00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42,583,000.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455,347,000.00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3,92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6,724,000.00 
    所得税影响额-347,058,000.0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16,370,000.00 
    合计1,240,754,000.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本期数上期数期末数期初数
    按境外会计准则964,649,000.001,409,413,000.0014,193,198,000.0013,417,329,000.00
    按境内会计准则958,967,000.001,406,908,000.0014,198,208,000.0013,428,901,000.00
    按境外会计准则调整的分项及合计:
    按境外会计准则调整的项目5,682,000.002,505,000.00-5,010,000.00-11,572,000.00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合计5,682,000.002,505,000.00-5,010,000.00-11,572,000.00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调整项目主要包括以前年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评估增值的2009年年度摊销。

     本次变动前本次变动增减(+,-)本次变动后
    数量比例发行新股送股公积金转股其他小计数量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166,552,4166.26%000-165,932,239-165,932,239620,1770.02%
    1、国家持股00.00%0000000.00%
    2、国有法人持股00.00%0000000.00%
    3、其他内资持股00.00%0000000.00%
    其中: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00.00%0000000.00%
    境内自然人持股00.00%0000000.00%
    4、外资持股165,932,2396.23%000-165,932,239-165,932,23900.00%
    其中:境外法人持股165,932,2396.23%000-165,932,239-165,932,23900.00%
    境外自然人持股00.00%0000000.00%
    5、高管股份620,1770.02%00000620,1770.02%
    二、无限售条件股份2,495,843,63593.74%000165,932,239165,932,2392,661,775,87499.98%
    1、人民币普通股1,065,364,92640.02%000165,932,239165,932,2391,231,297,16546.25%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1,430,478,70953.73%000001,430,478,70953.73%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00.00%0000000.00%
    4、其他00.00%0000000.00%
    三、股份总数2,662,396,051100.00%000002,662,396,051100.00%

    股东名称年初限售股数本年解除限售股数本年增加限售股数年末限售股数限售原因解除限售日期
    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td.165,932,239165,932,23900股权分置改革2009年6月15日
    麦伯良494,702123,6760371,026根据有关规定,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锁定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
    李锐庭329,80282,4510247,351根据有关规定,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锁定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
    刘学斌2,40060001,800根据有关规定,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锁定高管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
    合计166,759,143166,138,9660620,177

    股东总数251,313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境外法人24.82%660,726,35000
    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境外法人21.80%580,491,88000
    CMBLSA RE FTIF TEMPLETON ASIAN GRW FD GTI 5496境外法人2.46%65,612,03300
    HTHK/CMG FSGUFP-CMG FIRST STATE CHINA GROWTH FD境外法人1.54%41,063,32300
    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IMITED境外法人0.95%25,322,10600
    BIAL/HSBC GLOBAL INVESTMENT FUNDS CHINESE EQUITY境外法人0.71%18,799,96100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68%18,004,36400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58%15,493,88700
    TEMPLETON EMERGING MARKETS INVESTMENT TRUST境外法人0.48%12,801,43200
    TOYO SECURITIES ASIA LIMITED-A/C CLIENT.境外法人0.38%10,143,18700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股份种类
    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660,726,350境内上市外资股
    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432,171,843人民币普通股
    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148,320,037境内上市外资股
    CMBLSA RE FTIF TEMPLETON ASIAN GRW FD GTI 549665,612,033境内上市外资股
    HTHK/CMG FSGUFP-CMG FIRST STATE CHINA GROWTH FD41,063,323境内上市外资股
    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IMITED25,322,106境内上市外资股
    BIAL/HSBC GLOBAL INVESTMENT FUNDS CHINESE EQUITY18,799,961境内上市外资股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8,004,364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5,493,887人民币普通股
    TEMPLETON EMERGING MARKETS INVESTMENT TRUST12,801,432境内上市外资股
    TOYO SECURITIES ASIA LIMITED-A/C CLIENT.10,143,187境内上市外资股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与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imited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及一致行动人关系:COSCO Container Industries Limited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控股之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的附属全资子公司,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imited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控股公司中远(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中远香港”)的附属全资子公司;两者与其他股东不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2、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姓名职务性别年龄任期起始日期任期终止日期年初持股数年末持股数变动原因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税前)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薪酬
    傅育宁董事长53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0.00
    李建红副董事长54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0.00
    麦伯良董事、总裁51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494,702494,702-59.52
    王宏董事47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0.00
    徐敏杰董事51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0.00
    秦荣生独立董事47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12.00
    靳庆军独立董事52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12.00
    徐景安独立董事68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12.00
    吕世杰监事长452009年06月01日2012年06月01日00-0.00
    黄倩如监事572009年06月01日2012年06月01日00-0.00
    冯万广职工监事622007年04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00-16.48
    赵庆生副总裁57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00-21.06
    李锐庭副总裁62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329,802329,802-27.13
    吴发沛副总裁51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00-22.08
    李胤辉副总裁42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00-19.20
    刘学斌副总裁51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2,4002,400-24.00
    金建隆财务管理总经理56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00-19.20
    于玉群董事会秘书442007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1日00-17.76
    合计-----826,904826,904-262.43-

    董事姓名具体职务应出席次数现场出席次数以通讯方式参加会议次数委托出席次数缺席次数是否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会议
    傅育宁董事长1621310
    李建红副董事长1621310
    麦伯良董事1631300
    王宏董事1631300
    徐敏杰董事1631300
    秦荣生独立董事1631300
    靳庆军独立董事1631300
    徐景安独立董事1631300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16
    其中:现场会议次数3
    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13
    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0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或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集装箱557,358.00476,246.0014.55%-80.85%-81.65%3.73%
    道路运输车辆1,101,255.00953,378.0013.43%9.57%6.58%2.43%
    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360,024.00297,677.0017.32%-53.67%-54.56%1.62%
    空港设备53,130.0034,580.0034.91%8.86%4.26%2.87%
    其他38,932.0029,962.0023.04%-50.77%-25.17%-26.33%
    合并抵销-63,149.00-51,667.0018.18%   
    合计2,047,551.001,740,176.0015.01%-56.74%-58.44%3.49%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集装箱557,358.00476,246.0014.55%-80.85%-81.65%3.73%
    道路运输车辆1,101,255.00953,378.0013.43%9.57%6.58%2.43%
    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360,024.00297,677.0017.32%-53.67%-54.56%1.62%
    空港设备53,130.0034,580.0034.91%8.86%4.26%2.87%

    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亚洲1,374,411.00-32.21%
    美洲237,484.00-72.67%
    欧洲339,938.00-80.69%
    其他95,719.0026.24%
    合计数2,047,551.00-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