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负债总量在可控范围 地方融资平台短期风险不大
  • 上市银行和城投公司 风险爆发概率极小
  • 土地抵押贷款 金额有限 风险可控
  • 华安证券关于征集公司主题宣传语的启事
  • 银行全线布控 每周上报压力测试结果
  • 深圳银行业加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
  •  
    2010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负债总量在可控范围 地方融资平台短期风险不大
    上市银行和城投公司 风险爆发概率极小
    土地抵押贷款 金额有限 风险可控
    华安证券关于征集公司主题宣传语的启事
    银行全线布控 每周上报压力测试结果
    深圳银行业加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银行和城投公司 风险爆发概率极小
    2010-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影响分析

      上市银行和城投公司

      风险爆发概率极小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逐渐浮出水面,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忧风险一旦释放,可能会影响到上市城投公司和相关银行。对此,有关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已充分反映在银行股的股价中,而相关上市城投公司资质普遍优异,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信达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张冬峰说,“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主要集中在县级城市,这些地区的城投公司往往缺乏稳定的主营业务。而大中城市融资平台风险不大,包括云南城投、中天城投等A股主要城投公司目前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资质良好,爆发风险的概率极小。”

      “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现金流风险,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对土地出让价格会有一定影响,质押土地换回的现金有所降低,此外银行为控制风险,惜贷情绪将更加浓烈。”张冬峰说,“但整体来看,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一级土地开发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如果出现复苏,掌握的主动性更大,因而不必对相关风险过度担忧。”

      与地产股相比,许多投资者更担心相关风险对银行业产生的冲击。据统计,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余额几乎占到整个银行业融资比例的20%,风险一旦爆发,形势不容乐观。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市场担心地产调控政策导致房价地价下跌,减少地方财政收入,进而危及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能力。此外,银监会要求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开包检查,要求在3季度末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导致市场担忧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和信贷成本可能上升。

      “但我们认为,通过积极扩大土地供给,增加税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压力将得到缓解。就银监会加强融资平台贷款清查而言,与2009年下半年即提出的强化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相比,并没有增加新的实质性利空,且早期排查有利于减少未来的不良生成。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最终必然顺利化解,其新增不良有限。短期来看,可能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伍永刚说。

      “单从股价来说,目前相关风险已充分反映在银行股中,就算考虑到最坏情况,中央政府也会通过发国债来解决,实际发生的风险很低。目前银行股市盈率已接近上轮调整最低点,处于超跌状态,近期可能是较好的介入时机。”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石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