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资金面压力沉重 单针探底或难成功
  • 一级市场存量资金面临大考
  • 黄金价格突破失败
  • 现阶段投资策略
  • 铁路运输排名大幅飙升
  •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开市大吉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开市大吉
    资金面压力沉重 单针探底或难成功
    一级市场存量资金面临大考
    黄金价格突破失败
    现阶段投资策略
    铁路运输排名大幅飙升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级市场存量资金面临大考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东方证券 潘敏立

      ⊙东方证券 潘敏立

      

      上半年结束了,中国股市获得了经济发展增速第一、融资第一、股市跌幅第一的三大“世界第一”称号。前两个“第一”值得骄傲,但最后一个“第一”相信是所有投资者不愿意见到的。

      回想一下这半年多的单边下跌,主要原因有如下一些:

      首先,这半年多时间以来,新股发行的速度和频率太快了,而且大多采取了高价发行的方式。特别7月5日、6日、7日,在农行发行之际,居然安排了连续9家新股一起密集发行的组合,这或许是投资者在上周二长阴杀出的根本原因。

      其次,上半年的紧缩和回拢的货币政策,也是导致市场资金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又有大量限售股转向流通,也对二级市场形成了压力。本来就缺钱,在新股频繁发行的过程中,还要迎接大量限售股上市,对市场而言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另外,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由于股指期货做空也能赚钱,融券也能赚钱,致使投资者的份发生了改变,不排除有一部分买盘是为将来更好地抛出而买入的,这或许就是4月份下跌以来,在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上只有一根长阴而从来没有连续长阴的原因所在。

      从盘口来看,在一连串的下跌之后,目前市场已经处于一种极为虚弱的状态。沪市日成交量能一度缩减至400亿元一线,在向下突破后连本周二留下的跳空缺口都已无力回补,就直接挥手告别了2400点。

      上周五午市后,中国银行突然停牌,令市场充满遐想。同时,盘中股指期货由暴跌转向翻红。

      但等到上周末消息出来一看,中国银行居然是再启600亿元A+H股配股融资计划,而在不久前,中行在发行可转债的时候,中行的董事长还公开称,三年内不会再在A股市场再融资。目前仅仅是为了大股东控股权不受稀释,又匆匆推出A股的第二次再融资。人们不禁要问:中行究竟怎么了?

      本周头三天的9家新股连发,将农行如“三夹板”一样地挤在当中,这很可能是对一级市场存量资金的大检阅。按照今年上半年新股的发行金额与二级市场的市值损失比来计算的话,应该是1:25,故这9家新股的发行应是对二级市场定位的再一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