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海外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金石投资品尝“头啖汤” 券商直投“探挖”重组金矿
  • 投资国内生物医药
    “多多益善”
  • 险资开进PE市场:向左走,向右走?
  • 证监会力推并购重组 券商直投可顺势而上
  • 麦考林拟赴美上市 中国B2C企业或迎上市潮
  •  
    2010年10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金石投资品尝“头啖汤” 券商直投“探挖”重组金矿
    投资国内生物医药
    “多多益善”
    险资开进PE市场:向左走,向右走?
    证监会力推并购重组 券商直投可顺势而上
    麦考林拟赴美上市 中国B2C企业或迎上市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国内生物医药
    “多多益善”
    2010-10-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宦璐 ○编辑 全泽源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2010年最大的投资热门。9月28日,在“2010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暨成果推介会”上,联想投资高级副总裁周宏斌认为,“对生物医药产业,投再多的钱都不为多。”

      在该推介会上,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芮国忠主任介绍了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瓶颈问题和不足,以及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策略的现状、环境与机会等问题。他认为,从今年开始,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新医改的受惠期。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郑忠民副处长则表示,企业应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融资,并呼吁投资机构多关注些种子期的项目。

      “对生物医药产业,投再多的钱都不为多。” 联想投资高级副总裁周宏斌这样表达。成立10年来,联想投资在2010年第一次把触角伸向了生物医药产业。周宏斌在专访中告诉上海证券报,截至目前,该公司投资的项目占到了整个投资项目的三分之一,四季度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速度还会加快。

      “在中国,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进下,人均收入在逐年递增,医疗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中产阶级也在崛起,贵的产品有市场需求,便宜的产品,市场也很广阔;更重要的是,生物医药属于非周期行业,这一波的金融危机对该产业的发展不仅没有负面影响,相反还有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归国内,投入到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大军中来。”

      在周宏斌看来,“未来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有望出现三大特征:首先,行业从分散向集中发展;中国制药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中国制药水平将达全球先进水平;第三,鼓励医药企业上市的政策背景下,将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到该产业的发展中来。”

      “跟互联网、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回报率相比,生物医药领域有望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我预计该产业会有三年三倍的回报率,毕竟它的估值还没有像新能源产业这类企业那么高。”招商和腾创投公司合伙人金晨这样对上海证券报表示,“生物医药在未来会连续出现像华为这样的领军企业,但企业发展要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需要专注于研发,毕竟专利壁垒是绕不过去的。”

      在谈到哪些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最有投资前景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徐天宏对记者表示,他一直看好疫苗和诊断设备这两大类细分市场的生产企业。

      联想投资也同样看好诊断设备:“我们今年投的一大成功项目就是一家做高端诊断检测服务的民营公司。”周宏斌表示,目前,该公司服务的医院客户已经达到6000家,财务数据每年的增幅都保持在50-80%,有望很快能够在海外上市。

      “2010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暨成果推介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承办。软银赛富等60多家投资机构、近80家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代表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