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艺术财经
  • 9:公司
  • 10:市场
  • 11:财经海外
  • 12:书评
  • 15:信息披露
  • 16:广告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价值投资在中国:从逆水行舟到扬帆奋进
  • 历史没有如果
  • 与沪深股市同行,幸矣!
  •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 股市是智者的天堂
  •  
    2010年12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价值投资在中国:从逆水行舟到扬帆奋进
    历史没有如果
    与沪深股市同行,幸矣!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股市是智者的天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与沪深股市同行,幸矣!
    2010-1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应健中

      与沪深股市同行,

      幸矣!

      ⊙应健中

      

      我开始买股票是在1986年,那时出于好奇,买了点延中实业原始股,当年我在一所非著名学校当教师,不坐班,上完课就到西康路101号去看看写在黑板上的股票行情,其实也没啥看的,天天就是那个价。那时的股票是一张张纸,在股票背面还盖着自己的印章,有空时拿出来数数感觉很好。那时每个股东还有一个“息折卡”,每年凭“息折卡”领取红利,那时的股票不是靠炒的,每年的红利只要比银行利息高就很知足了,这种感觉现在的股民绝对体会不到。

      1989年末,深圳股票开始炒起来了,等深圳股票炒翻天了,一大批炒手开始光顾上海,顿时股票成了稀缺商品,那个著名的豫园商城,100元的面值炒到了10000元,那时场外交易十分活跃,上海滩上西康路101号门口、人民广场边上万国黄浦门口,到半夜都有人扎堆聊股票。

      1986年我也从黑市上购买没有上市的国债,凭我的经济学知识,收益可以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出3至5倍,如果说当时赫赫有名的杨百万是做头道生意的,我大概是从做第三道生意的人中买下国库券的。那时到西康路101号门口找一个“打桩模子”,说好券种和价格,然后到周围居民楼里找一个角落,钱券两讫,这种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像做贼。

      就这样我成了沪深股市最早的股民。

      面对场外交易愈演愈烈,当时由工商局和公安局联合执法去冲场外交易,因为那时版本的《刑法》还有“投机倒把罪”,而“低吸高抛”就算投机倒把。几次冲下来发觉没法处理,于是,建立公开的市场就成了当务之急。现在倒过来看当年成立交易所是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当下纪念中国股市20周年,就是纪念交易所成立20周年啊,可在当时却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1990年12月19日那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当开盘锣声敲响之后,实际上是一种打闷包的交易,身在场外的投资者都无法知道现在交易的价格是多少,记得那天交易结束后,我骑着自行车赶到西康路101号,也不知道当天的股票收盘价格是多少,过了一会,在门口贴了一张8个股票的收盘价,顿时人们围拢过来,拿出纸和笔,记下几个不寻常的数字。

      我从1991年就开始了股市写作,向当时《新闻报》与交易所合作开出的 “证券市场专辑”投稿。1991年7月1日,上交所开办了中国第一份专业证券报刊,也就是《上海证券报》的前身,我从第2期就开始撰稿。如果没有那天的开始,我不会进入这个圈子,也不会在日后的廿年中笔耕不辍,为沪深股市写下了几百万字。如果没有那天的开始,我不会参与办起了沪深股市最早的刊物《壹周投资》。如果没有那天的开始,我不会日后写下第一本小说《股海中的红男绿女》,并在廿年中出版了3本股市长篇小说和5本市场评论集。

      这20年中开始的机会是自找的,但到后来是市场推着我走的。我由衷地对股市保持着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原来一直在市场的外面看股市,到1998年,我加盟了当时的三峡证券公司,担任上海总部总经理。从那时起,我就站在市场里面看股市了,我切身的感受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出来的股市是有差别的。站在外面看市场思维停留在政策面、消息面、技术面……之上;而站在里面看市场则更多地关注大资金运作、股票如何包装上市、如何与市场各类人士打交道、如何维持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转……,站在市场外面看市场,可以是一个人的战斗;而在市场内看市场,则是大兵团作战,更多地要去平衡各种关系。现在跳出这个圈子再来想许多问题,就更能想明白许多问题。

      从1998年到2005年的8年时间中,我经历了一家证券公司从兴到衰的全过程,期间,作为分管公司法律事务的副总裁,我天天接触一大堆破事,忙于斡旋、忙于出庭,以期化腐朽为神奇,而所见所闻业内人士的贪婪和恐惧,所见人性之弱点和卑微,远超常人的想象。

      非常幸运,我在人生精力最充沛的20年中与沪深股市同行并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可以相信,未来,沪深股市还将出现更多更大的奇迹,而我还能与沪深股市同行,去捕捉在下一个20年中的更好机会。

      (作者系沪深市场最早的评论家之一,执业律师、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