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能源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资金·期货
  • A10: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即便楼价真跌了20%
  • 加大公共事业补贴
    让公共财政尽快归位
  • 中国企业界的脊梁
  • 世行首发人民币债券蕴涵多重意义
  • 国际三大矿挤干我国钢铁业利润
  • 对股市晴雨表功能的另类思考
  •  
    2011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即便楼价真跌了20%
    加大公共事业补贴
    让公共财政尽快归位
    中国企业界的脊梁
    世行首发人民币债券蕴涵多重意义
    国际三大矿挤干我国钢铁业利润
    对股市晴雨表功能的另类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大公共事业补贴
    让公共财政尽快归位
    2011-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北京去年投入135.3亿元补贴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以维持公共交通低票价制。北京地铁公司2010年全年客运量15.95亿人次,客运量首次突破15亿人次。应该说,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扶持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以维持公共交通的低票价,既是以民为本的体现,也是公共财政的归位。

      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一方面,有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消息,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震动着公众的耳膜,如公务车辆、公务接待、公款出国等“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问题;另一方面,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事关国计民生、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面,又因为投入严重不足,经常出现这样与那样的问题,如八成以上家庭无力改善住房条件、还有许多师生在危房中教学与听课、看病难和看病贵仍然困扰着城乡民众等。

      很显然,这种格局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已严重错位的财政职能以及严重不合理的财政资金分配办法,似乎还没有改革的办法与措施。按理,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到现在,各级财政收入都增长了十几倍,政府能够支配的财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许多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问题也应当得到妥善的解决,至少矛盾应当有所缓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为什么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应当解决的问题却反而更严重了呢?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在财政收入的分配和使用方面,并没有遵循公共财政的规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资金。

      面对城市被各地“调理”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挤、越来越拥堵不堪,如何解决行路难问题,将是未来若干年内最严峻的课题之一。毫无疑问,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行路难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城市的执政者们,是否都能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把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价格降低到最低限度呢?很显然,这需要执政者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和公共利益观念,有打破现行利益格局的勇气和决心。现在国人看到的是,在北京市以加大财政投入的方式维持公共交通低票价的同时,深圳市地铁票价却在调整中,按照“最贵方案”执行,且执政者认为选择最贵方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近年来蓬勃兴起的高速铁路建设,也正面临着为谁而建、为谁服务的问题。因为,高昂的票价,已经让普通百姓望而生畏。

      必须承认,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都是投资量很大的工程,不仅成本收回难,养活这些工程也很难。适当收费,完全应该。但是,由于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又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只要是公共事业,政府就有投入与扶持的责任和义务,财政就必须给予相应的补贴与支持。只有这样,公共财政的特征才会更明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以,北京市给公交与地铁给予补贴,且补贴额高达全年可用财力6%的做法,是大胆、明智且值得称道的,热切希望其他地方能好好学一学,在解决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民生问题上出台更多的新举措、好办法,真正以民为本,把财政建成公共财政。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