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专版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公司前沿
  • 13:公司·价值
  • 14:信息披露
  • 15:理财一周
  • 16: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高送转折射高成长 三大策略“围猎”高送转公司
  • “高送转”
    传递着哪些积极信号
  • 从历史角度解码高送转
  • 1月19日至2月19日披露年报的有条件高送转公司一览
  •  
    2011年1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3版:公司·价值 上一版  下一版
     
     
     
       | 13版:公司·价值
    高送转折射高成长 三大策略“围猎”高送转公司
    “高送转”
    传递着哪些积极信号
    从历史角度解码高送转
    1月19日至2月19日披露年报的有条件高送转公司一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历史角度解码高送转
    2011-0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徐锐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徐锐 ○编辑 全泽源

      

      岁末年初,正是市场对高送转概念股炒作升温之时。鉴于往年高送转个股大多伴随着良好的股价表现,投资者当前最为关注的无疑是——市场中逾2000家上市公司中,究竟哪些存在高送转预期?而回看历年高送转个股,从中不乏一些规律可循。

      在沪深交易所日前发布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预约披露情况表后,包括精华制药、富春环保在内的预先披露年报的相关公司股价应声上涨,究其原因,即是按照以往经验,年报披露早的公司以业绩优良或分配方案好的居多,遂受到市场追捧。

      的确,以2009年度的年报披露为例,其中预约在2010年1月30日前发布年报的公司共有32家(包括SST集琦、S*ST圣方等长期停牌或暂停上市个股),而参照随后年报,最终有23家进行了分红,其中选择每10股合计送转高于或等于5股的上市公司则多达11家,占率先披露年报公司比重为34%。

      从上述统计中不难看出,选择提前披露年报的公司确有较强的高送转预期。以卧龙地产为例,作为2009年度沪市首家披露年报公司,公司在2009年度推出了“10转8派1”的高送转方案。2008年度两市首家公布年报的中兵光电亦是如此:公司于当年推出了“10转10”的分红方案。

      而在上市公司频施高送转的表象背后,投资者不禁要问:实施高送转的为何是上述个股,而非其他?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以往高送转公司中实施股本转增的公司数目远远大于进行送股的公司数。以2009年度为例,当年全部上市公司中每10股合计送转高于或等于5股的上市公司共有201家,但其中选择大比例送股的则只有32家。原因就在于,送股需要公司有良好的业绩条件作为支撑。国阳新能2009年实现净利润15.96亿元,加之2008年的未分配利润,公司2009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高达26.49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司在2009年度遂提出了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15股并派发现金红利3.80元的高分配方案,共计派发利润18.08亿元。若无较好的业绩,如此大规模送股显然不可实现。

      相比较而言,实施高转增则没有了业绩方面的要求。投资者不难发现,近两年进行高转增的上市公司具有一个相似点,即当年大多通过首发或增发的方式实现了融资,而这也正是相关公司敢于高转增的“底气”所在。

      以2009年9月上市的禾盛新材为例,由于在2009年年末手握逾5.72亿元的资本公积金,公司遂在2009年年报中推出了“10转8派2”的高送转方案。但事实上,公司上述资本公积金中的92.5%乃是通过首发募资所得。据了解,禾盛新材2009年8月首发2100万股,共募资5.5亿元,其中记入股本2100万元,其余5.29亿元募资则记入了资本公积。

      上述提及的卧龙地产亦是如此。数据显示,公司2009年初资本公积仅为4414.6万元,但随着2009年11月成功实施公开增发,卧龙地产通过发行新股股本溢价而获得了6.99亿元的资本公积,进而使得公司2009年末资本公积额骤增至6.17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司实施高转增计划也便有了充足的“本钱”。

      可见,首发或增发所带来的股本溢价快速“催肥”了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进而使得相关公司较易具备高转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