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去年年底时,资本市场上议论的一大话题是中国股市在世界主要股市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希腊。当时,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但是,现在差不多20天过去了,海外市场仍然保持强势,无论是股市还是商品期货市场,都在继续走高。而境内市场则除了新年后的首个交易日有所起色外,其他日子普遍比较弱,股指连续下台阶,商品期货市场也明显不振。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成交量的萎缩要比交易价格的下跌显得更为可怕。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成交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市场活跃度以及资金供应状况。当成交放大时,往往会提示有增量资金入市,这个时候市场就很活跃,大盘也就比较容易上涨。而成交的萎缩,则说明资金无意入市,这个时候市场通常就会下跌。导致成交量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投资对象价格不合理,譬如严重偏高,这个时候市场的投资意愿就会下降,因此流入的资金也就减少了。技术分析理论上的“顶背离”现象,指的也就是这种状况。另外一个则是虽然投资对象价格是合理的,甚至还被低估,但是由于市场资金不足,因此即便有很好的投资标的,也因为受困于资金面的因素,而使得买盘稀少,行情暗淡,成交量同样也放不出来。去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实体经济可说是位居世界最好之列,但是股市的表现却属于最差之列,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实施了调控政策以收缩流动性,以致市场资金供应偏紧。今年以来,股市及期市的行情依然很差,与海外市场的反差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个核心因素,还是资金面。
那么,资金面紧张的状况,近期能否得到缓解呢?坦率说笔者对此并不感到乐观。现在,紧缩政策还在加紧推出,而且确实包含一些超预期的东西(譬如要求1月份的新增信贷额度不能超过全年指标的12%),这就决定了整个市场可能面临较为明显的资金压力。在这个时候,人们是无法想象市场上的流动性会轻易得到改善。另外,持续加大的融资与再融资压力,也使得资本市场上出现了较大的资金分流现象,供求关系有趋于恶化的态势。鉴于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现在也不可能设想新股发行会放缓,所以资金面的紧张是全方位的。还有,期货市场推出的“大单交易”计划,客观上迫使部分中小资金离开商品期货交易。而包括各类基金在内的理财产品并不能让人满意的操作业绩,也阻碍了社会资金向投资领域的流动,再加上现在通胀明显,社会上“泛资产化”趋势突出,部分资金流向实体商品,这些都使资本市场受到压力。显然,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令资金面进一步被收紧,而且在短时间看不到可能改善的迹象。
回到股市的话题上,既然资金面紧张的状况难以轻易缓解,那么人们就不能指望近期的弱势行情会有明显改观。应该说,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因为紧缩以及进一步的紧缩预期所导致的资金面紧张,这种紧张既有确实是投资主体缺乏资金的因素,也有虽然不是很缺乏资金,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选择向股市投放资金的因素。而这两项因素共同的外在表现,就是成交量的萎缩。量既然不足,那么就不能奢望价能够上涨了。初步估计,这种情况至少会延续到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