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软指标”出彩
■记者观察
地方“十二五”发展
“硬指标”打底
更重“软指标”出彩
⊙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纵观各地相继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可以发现,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在强调经济发展等“硬指标”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居民幸福指数等“软指标”,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领域的一些问题。
具体来看,北京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GDP增速目标从此前已保持多年的9%调低至8%。与GDP的“减”相对应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的年均增幅提高两个百分点至8%。
此外,多地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增加了民生指标,提出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重庆更是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上海“十二五”规划列出的民生方面的指标由2项增加到7项,市民普遍关心的收入、住房、出行、养老等问题都有了约束性指标。
江西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保障性住房、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等4个方面实施12项重点民生建设工程,全面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内蒙古自治区则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着眼于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础,大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在新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诸多“关键词”都事关民生领域。比如,纲要提出,突出抓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天然气利民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矿区连片居住改造工程,在就业、扶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专家表示,我国“十二五”期间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但最终着眼点仍将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从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着力解决民生领域问题已经成为大趋势,这无疑传递出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