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基金越发越小是2011年以来的常态,可基金发行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赔钱发基金的抱怨不断,可是新基金应接不暇的发行在业内也是现状。为何如此多的基金,拼着命发行,又一路抱怨呢?
首要的原因恐怕依然是基金公司对发行存在“思维惯性”。在现有的基金竞争体系中,管理规模依然是最为核心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规模比业绩更能体现基金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往往能看到年底各大基金公司都通过种种手段来集中扩大规模,为的就是能够在年末排名的时候往前冲几个名次。因此,不管时机是否真正合适,只要有继续发新产品的机会,基金公司的态度似乎都无法坐视不理,往往能发则发。
其次,新基金毕竟对基金公司规模是一个补充。目前大多数新基金能够达到的发行规模都较小,经常出现个位数,遑论与2007年相比。但“蚊子虽小也是肉”,持续的新产品推出,对基金公司依然是个很重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存量资金单向流出的今天。因此,虽然以发新产品增加规模,很多已成鸡肋,食之无甚大味,但大多数基金,尤其大型基金依然处于热发、乐发的过程。
最后,恐怕要上升到基金行业内部的考核机制中了。相信,对于业内大多数基金公司而言,维护存量规模、争取更好的市场份额,都是公司上下有重要的意义的大事情。近三年,基金的总份额规模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在下降,已经进入疲惫期。尤其在经过2006-2007 年的快速扩张后,新投资者入市的进度已经大大降低。单个基金规模的变化,更多体现在存量客户的来回流动。
因此,发行新产品,实际上也就成为扩展市场份额,维持基金规模和资金良性进出的关键了,甚至在有些时候,成为与竞争对手抢夺存量客户的“近身搏斗”。 在数只同时发行的新产品面前,老产品的竞争力自然可见一斑,面对不断提升的净值,这种资金的流动力可能不断增强。而通过发行新基金达到一定意义的平衡也就是其中的意义了。
当然,这种争夺更多时候发生在大中型基金公司之间。原因在于,一家基金公司能够拥有大的规模,也有对以银行为主的销售渠道一定的鼓动力和控制力,而小规模的基金公司,恐怕探索新的产品和市场竞争模式已经是当前紧迫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