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周一大盘出现冲高回落,调整动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板块的回档整理。实际上,与此前形成区别的是,地产投资链品种进入4月份以来已成为影响大盘强弱的直接因素。在地产投资链条上,上游为建材(钢铁、水泥、有色等),下游为银行,这是一个市场影响力最大的投资链,它们已具有结构性补涨、估值比较以及股价底部的三重动力,目前上攻能量释放依然充足,中短期内将继续呈现指数型上涨特征。
实际上,像地产、钢铁、银行、有色等板块,除了估值优势外,股价运行已在日、周、月周期上构成中期向好信号,这种向好共振十分有利于估值优势的效用发挥。这里仅以地产为例加以剖析。我们把目光放到2005年以来的整体趋势,就会发现地产板块自始至终是市场的领先指标之一。像2005-2007年间,地产股以“资源”(土地)为切入点展开资产重估行情,并持续领先于大盘指数,见顶时间也是领先的。随后跟随2008年的整体急挫,但指数探至1664点的时候,地产又领先于指数见底,并引导市场反弹至3478点后,地产股开始长达近一年的大幅调整。二次回探2319点,地产同样表现出清晰的领先见底特征(大约一个月左右)。不过,自2009下半年以来,地产股的表现开始显著逊色于其他群体。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地产行业的行业调控不断强化直至最严厉的政策出台,在此期间,领先指数的是中小市值群体,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兴产业、并购重组等主题投资。直至去年底以来的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也没有地产股的参与,先是食品、商业百货、家电、医药,后是机械、煤炭、化工、交通运输……至一季度末,金融、地产的估值比较优势开始强烈显现。
在具体股价表现上,过去几个月,地产股开始呈现“利空出尽”的特征。此前,每一次行业调控或货币紧缩政策都会对地产股构成直接冲击,但随着限购、征税等政策推出,地产股对利空的反应开始变得麻木,像持续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消息明朗后对股价的负面打击越来越弱,甚至出现逆势上涨,这种变化所透露的就是地产股的调整已充分消化预期中的负面信息,股价底部得到确定。在利空出尽的同时,地产上市公司参与福利保障房建设的消息开始增多,从负面冲击开始逐步转向正面预期。在股价运行趋势,像万科、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等大市值地产股,在持续三个季度的潜伏震荡期,股价反复考验长期上升趋势线位置,即2005年以来所构成的长期上升趋势线,并反复获得支持。在估值比较上,像保利地产、万科、招商地产等这批大市值地产股,除有充足的现金外,以PE、RNAV等估值指标进行估值,估值水平均处于历史下限,且以已售未结算金额看,今年的业绩增长可靠性很高。一批中小市值二三线地产股,则在股价表现更为突出,不少品种已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或突破重要阻力位。像荣盛地产、福星股份、中天城投、云南城投、北京城建、华丽家族等。因此,站在结构性行情中,地产是本轮估值比较行情的补涨群体,站在股价调整程度与估值水平看,地产股则是底部形成后的理性上涨。基于地产投资链对指数影响显著,或成为补涨行情的压轴大戏。
具体反映到上证指数2900-3000点区间的反复震荡,实际上是一个小型头肩底形态的右颈整理,目前已有效突破,按技术形态的量度,攻击目标将指向3200点,也就是说,将突破去年底高点3186点,与此同时,也将突破3478点以来的中期下降压力线外轨,这也是过去两年多时间的大型对称三角形形态的外轨,显然,目前上证指数已进入多重阻力且均具有中期转势特征的区域之内。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长时间的结构性行情下,地产投资链的启动已属于补涨而非领涨特征,后续演变将存在较多变数;其次,在指数结构上,持续强势领涨两年的中小板指数,近期处于高位震荡,月线周期看,未来1-2个月的强弱将决定中长期趋势。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审视中短期内上证指数的一轮指数型上涨,轻言转势并不理性,或许,距离系统性上涨可能还需要一个耐心等待与观察的时间过程。短期内,投资策略无疑应该以地产投资链为核心,并以此作为评判市场强弱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