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 ○编辑 杨晓坤
虽然行情“死缠滥打”上了3000点,但行情表现与投资者心态却越来越不稳定,行情的外强中干也在不断暴露:1、权重板块轮番涨,指数却滞涨,说明有其他股票在借机回吐;2、成交量始终没有得到放大,说明整体上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存量行情结构;3、产能过剩的钢铁股、全行业亏损的电力股、有“国债股”之称的高速公路股也出现滞后领涨,说明投资主题难以为继。因此,指数上3000点并不是政策面与基本面形势变了,而是市场风格从小市值股向权重更大的周期性行业股与大盘蓝筹股转型的结果。并且,这种风格转型并非市场资金的主动追求,而是在小市值股“三高”估值压力、成长性预期调降压力、题材概念泡沫风险暴露形势下,市场存量资金开始撤离小市值股,被动流入防御性更好的低估值板块的结果。所以,行情的演绎方式也未有大的改变。在周期性行业股中,金融地产股等仍是估值修复性行情,钢铁、电力、高速股等仍是技术性补涨行情,并非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启动。
在面临“三高”和成长性预期调降的压力之余,二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还将迎来解禁潮,即使扣除大股东持股后的解禁金额也达到了1550亿元左右,占当前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市值的约5%。因此,目前判断中小板与创业板调整到位、期待行情筑底反弹为时尚早。这决定了后阶段行情重心仍会在周期性行业股和低估值防御股中做文章。但即便如此,行情整体仍难有大作为,原因在于:首先,劳动力成本上涨、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资金成本上涨、服务品价格上涨、输入性压力增大等几乎所有的通胀因素都处于上行轨道中,并形成了叠加效应,使得通胀强度在进一步上升、通胀周期在不断延长,这决定了紧缩政策起码在未来若干月内还难以得到松懈,即市场期待的“通胀缓和→政策放松→蓝筹股复兴”的上涨条件并不具备。其次,目前的全球性通胀已经传导到欧美,欧元在时隔3年之后已首度加息,接下来观察的重点是4月26日美联储会议会否宣布停止宽松政策。如果美元退出宽松政策而转强,则全球资产价格都会面临调整压力,整体上潜在的调整压力要大于进一步上行的动力。再次,因为通胀因素,目前的行业景气度在全面向上游集中,煤炭、钢铁、有色、非金属和其他采矿业等均位居1-2月份39个工业行业景气度排名的前列,这对中下游行业与公司的经营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成本压力大增;另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与反通胀物价控制的原因,中游行业向下游的价格传导机制时常受到阻塞,中游行业公司的盈利预期在显著下降。目前年报与季报期内的行情正处于静态业绩尚好、动态预期下降的纠结阶段。这使得以成长性为主要驱动力的高估值小盘股已经进入“戴维斯双杀”的调整过程中;“静态业绩好、动态预期降”的组合使得低估值股票目前只具有防御性能,还不具备进攻动能。
现阶段,观察通胀与经济趋势的最佳指标是国际油价。因为它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品价格标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通胀先行指标;同时,它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血液”,价格高低关系到整个经济的“毛利率”。因此,国际油价到底涨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损益平衡点。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国际油价对全局经济的损益平衡点肯定与美国不一样,高油价对经济负面影响肯定要大于欧美,但对于国际油价又很大程度上处于被迫接受的境地。对于目前已经逼近12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股市投资者既要忧虑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又要担心经济发展受累于高涨的油价,纠结的因素自然更多。因此,虽然行情已经上了3000点,行情重心也偏向了周期股与蓝筹股,但不代表行情在3000点之上能有更多空间,“在纠结中震荡,在震荡中纠结”仍是后阶段行情的主旋律。从行情全局来看,相对能靠得住的仍是正处于估值修复阶段、但修复空间又相对有限的金融与地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