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今年首季数据显示,国民经济“十二五”开局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首次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数据也迎来“开门红”——首季环比增2.1%。
首季数据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在国家调结构促转型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正平稳放缓,但也不会出现滞胀;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数据回落0.2%,调控成效继续显现,物价仍在可控范围;汽车和住房相关消费增速回落并未对整体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正在增强。
⊙记者 梁敏 ○编辑 刘玉凤
经济平稳放缓
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高于市场预期。此外,今年4月份开始首次公布的GDP环比数据也迎来“开门红”,一季度环比增长2.1%。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经济增速略微放缓,但这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预计下半年经济环比增速将会回落,但不会出现滞胀。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经济增速出现回调,可能更加符合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9.5%,每个季度经济增速会相对比较平衡。
“有可能下半年经济环比增速会比上半年回落点,但这是合适的增长水平。” 范剑平说。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但通胀水平仍高企,不少人士担心经济可能出现滞胀。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从上半年乃至今年全年的走势来看,国民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比较强。
盛来运指出,从投资来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投资积极性还比较高,投资动力比较强。其中,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一季度是31.5%,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这说明内生动力在增强。从消费来看,尽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这个水平仍然比近几年同期平均水平要高。从进出口来看,尽管出现了季度逆差,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还在复苏之中,进出口的增长仍然会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水平。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初步判断上半年乃至全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说。
物价仍可控
尽管3月CPI创出5.4%的新高,但环比却出现0.2%的下降。盛来运表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中央关于物价调控的一些措施效果初显。只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物价管理政策措施,物价维持稳定是有可能的。
“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够控制在5%,应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在国际流动性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物价都处在一种通胀的状态。”盛来运强调。
数据显示,3月份巴西的CPI大概在6.3%,俄罗斯在9.5%,印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其2月份CPI为8.8%,预计3月份会在9%左右。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低于我国,但是物价都比我国要高。
事实上,尽管当前通胀压力较大,但也存在保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七年增产,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为稳定物价奠定了扎实基础。近期,有关部门对一些关系民生的重要产品的价格上涨意图进行了及时干预,对稳定物价和稳定预期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随着翘尾因素在下半年的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以及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见效,今年的物价形势有望呈现“前高、中稳、后低”的局面。
范剑平也指出,尽管我国通胀面临诸多挑战,但预计全年通胀仍会控制在4%左右,不会超过5%。
内需对经济拉动力增强
此前市场担心,由于汽车和住房相关消费增速回落,消费动力不足,会对整体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然破解了这种担忧,在一季度外贸出现逆差的背景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增强。
初步核算,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是44.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进出口由于是逆差,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4.4%,拉动GDP负0.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加。”盛来运指出。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认为,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工业增加值走高反映了企业投资旺盛。
专家表示,随着内贸“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拉动消费的举措相继出台,预计今年国内消费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超愚对记者表示,除了重视消费,在拉动内需上,还需促进投资性需求,尤其是直接生产性需求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