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基金行业最大的新闻来自于所谓的“清盘”传闻。据说多家阳光私募公司的信托产品(部分还是大牌公司),在前期下跌过程中,损失较大,部分已经靠近清盘线,因此,引发市场人士一片唏嘘和关注。感叹私募基金在这轮调整中,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在我们看来,市场对于这条新闻的反应可能“过大”了。事实上,无论新闻本身还是私募基金所谓“清盘”事件并不具备太多象征意义。相反,作为行业人士,我们可能必须学着习惯这类消息——因为,这就是这个行业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首先对于私募或对冲基金这类产品来说,成立和清盘本来就是这个行业日常经历、周期轮回的事情,就跟吃饭刷牙一样简单。国外对冲基金业据说每年成立和结束的基金个数超过了存在的基金数。从中可见这个行业的特征。
而国内私募的清盘也不鲜见,阳光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即在2007年亲手将其的两个具备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解散。此后包括三羊的创始人风波等等也都解散过产品。而暗中清盘的产品就更多。
从具体内容上看,此次涉及清盘传闻的产品实际上大多没有濒临清盘线,而是还有相当的距离,鉴于管理人自身的运作考虑,我们预计最终发生清盘的可能并不大(实际管理人肯定会采取管理净值的系列措施)。
另外,从产品性质上看,主要是结构性产品、还有些行业基金产品以及个别较为出名的私募基金产品。后者的原因不好说,但是结构性产品,作为一种杠杆投资产品,本身并不避讳其清盘的可能。
事实上,由于这种产品实质上是个融资行为,产品在具备很强的波动性的同时,通常附加较多的止损和止盈的条款,以保护融资者。因此,对于这类产品清盘并不可耻,相反控制不住净值才是。
从稍微深点的意义上讲,私募行业的产品监管和盈利分成机制决定了这个行业必然是个“多产品”策略。通过产品不断发行、不断淘汰而获得发展的过程,其清盘的意义和公募产品清盘大不一样。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私募基金在这轮调整行情后,肯定会开始反思其净值管理的模式,尤其是一些创新产品上,如何完善原有的投资模式和风险控制策略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