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海外·产业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且将“替代”高论放一边去
  • 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适宜环境
  • 为物流业减负:一举多赢
  • 我国企业年金集合运作模式介绍
  • 知“止”近乎“慧”
  • “硬着陆”风险尚小
    抗通胀仍需紧货币
  •  
    2011年6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且将“替代”高论放一边去
    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适宜环境
    为物流业减负:一举多赢
    我国企业年金集合运作模式介绍
    知“止”近乎“慧”
    “硬着陆”风险尚小
    抗通胀仍需紧货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适宜环境
    2011-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建宁

      当前推动经济转型,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突破,也需要经济发展各主体力量的平衡。从长期看,社会财富过度向政府集中,政府收入持续爆发式增长,不一定是中国经济之福祉。也许,把市场的资金分配权交还给市场,让市场主体通过竞争和协作,发现和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才是发掘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的最佳途径。

      温建宁

      考察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轨迹可知,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出现了不断提高的趋势。5 月财政收入超过万亿元,达到10612.26亿元,环比增长量为2694.6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相比年初前两个月增幅比较明显。这说明政府的实力和财力足以应对经济转型的困难,并为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出了明确的注脚,也表明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依然还存在较强的持续性推动力。

      从财政收入月均数据比较来看,2010年是2009年的2.63倍;从财政收入净增长数额来看,2010年比2009年净增加5.15万亿元,增长率为62.97%。而今年5月单月数据就已超万亿元,显然已高出去年月均数据0.368726万亿元。前五个月财政收入46820.06亿元,增长32%,月均0.9364万亿元,即使后面几个月有限回落,也基本上可以推断全年财政收入会高于去年,甚至高于今年财政计划8.972万亿元,增幅很有可能远大于8%的增长计划。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不断刷新峰值,预示着社会财富不断向政府聚拢,在金融危机阶段这确实有助于对抗危机,但危机之后就未必都是正面效果了。其实理由很简单,一定阶段新增财富总是有限的,政府收入增长过快,势必企业和居民增加的收入相应减少,这种状况对经济结构调整势必带来负面影响,对促进消费也极为不利,更可能阻碍经济转型期的制度性突破。当然,财政部的分析也给出了原因,5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集中入库期的影响。

      笔者以为,推动经济转型,需要由政府主导,更多推出人民拥护的制度创新,激发全民族的参与活力,却并不意味着政府一定得拥有绝对的财政力量。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有意思的是,过去三十年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经济转型,当首推1992年市场经济的破冰。当时,中国经济正好遭遇了发展瓶颈,急需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和血液。很显然,如果这一增长引擎不是制度性的重大变革,社会中长期积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不会得到解决和根治,甚至社会还不得不面对巨大“碰撞”的可能风险。恰好是一场春天的南巡活动,直接终结了“姓资姓社”的无休止争议,制度性的大变革才得以横空出世,终于使得播撒出的市场经济种子获得了落地生根开花的生命张力,催生了民众的创造活力,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该年反映宏观经济的GDP数据一举升至14.2%的峰值。

      1992年,我国社会的消费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很难马上消化掉剧增的产品供给,一时间库存不断上升,制成品积压严重,“井喷”以后的经济不堪重负,开始从高点逐渐向下滑落,尽管四年之后的1996年,经济渐渐成功软着陆,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又使中国经济备受严峻考验,GDP跌落“保八”底线,定格于7.8%的数值,直到1999年的7.6%,才走完探底全程。换句话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加速,尤其经济的全球化,不仅给了中国WTO的会员资格,而且给了中国新的外部推动力量,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出口导向型经济,从此过多、剩余的生产能力,找到了外部消化渠道,过去的经济问题得以基本解决。经济变化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在增长动力影响下自动步入经济调整周期,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因此,市场经济是一场制度性变革,既因为爆发力量蓄积已久,从而带来经济跨越式发展;也因为短时间发力太猛,会致使经济后劲持续性较差。

      如果相信历史的周期性,也相信经济进程中的规律性,则经济早转型将优于晚转型,经济结构早调整将好于晚调整,若能如此,将有助于通过短期经济起伏波动的阵痛,换回长期经济平稳发展的安宁。可以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防范经济受到外部冲击,中央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起到了 “安全气囊”的作用,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了宝贵的时机。随着该计划的执行完毕,对经济的保护和拉动作用也已过去,而迟滞了三年之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急迫性比十多年前尤甚,寻找和培育经济增长引擎的努力和代价尤甚。要是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后劲不足,而政府因财力积累速度放缓,其投资能力显著下降,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能力势必就会降低。而当前财政收入大比例增长,为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每年GDP增速都在9%以上,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但我们要寻找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单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从2006年至2010年这五年所统计的GDP构成可知,农业和第三产业是未来我们促进GDP增长必须重点下功夫的领域,而工业对GDP的贡献已开发到了极限。2006年我国开始新农村建设,通过3至5年的农业休养生息,以及农村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农业应能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将来对GDP能产生重大贡献的,还有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及其相关行业,今天提扩大内需,很大程度上是指扩大第三产业的内需。

      因此,当前推动经济转型,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注入长久增长基因,也需要经济发展各主体力量能平衡,比例协调地推动结构调整。从长期看,社会财富过度向政府集中,政府收入持续爆发式增长,不一定是中国经济之福祉。也许,把市场的资金分配权交还给市场,让市场主体通过竞争和协作,发现和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出更为适宜的转型环境。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