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营销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专版
  • 顶尖私募独家披露下半年策略
  • 市场颠覆业绩表现 阳光私募低空飞行
  • 市场震荡 基金专户投资能力再受考验
  •  
    2011年6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顶尖私募独家披露下半年策略
    市场颠覆业绩表现 阳光私募低空飞行
    市场震荡 基金专户投资能力再受考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颠覆业绩表现 阳光私募低空飞行
    2011-06-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漫画 高晓建

      如果把政策、经济和股市都看作一个生态大环境的话,那2011年上半年注定是个十足的“坏天气”。政策的高压不断,股市资金“水流”外溢,各板块股票“灾害不断”,股市不确定性大幅提升,历史罕见的股票波动频繁出现。由此,阳光私募的业绩表现也创下了2008年大熊市以来的一个低点。

      但这样的环境,对于阳光私募不啻是个考验兼锻炼的极好的时期,就如同极寒天气下测试发动机一样,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考验的将是阳光私募的“低空飞行”的技术和意志,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既要活下来,还要飞得平顺。既要保持应有的机动能力,也要为未来的一飞冲天积蓄力量。其中的平衡技巧将是阳光私募最重要的历练。

      这个阶段,同时也是投资者考验和测试阳光私募理念、能力、纪律乃至意志的好时机,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的业绩波动固然是一份成绩单,成绩背后的原因、风格理念和执行力恐怕更加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股市的低潮期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机遇期。

      ⊙本报记者 周宏

      王牌私募最受挫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2011年上半年的阳光私募,那就是———颠覆。2011年上半年是彻底颠覆的半年,这半年是史无前例的阳光私募没有战胜指数的半年,也是历史上王牌基金最多“马失前蹄”的半年,是大型基金普遍遭遇净值波动考验的半年,也是各类风格的机构管理人,个股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备受考验的半年。

      A股市场颠覆表现的一年,给全行业的机构都形成了不小的市场考验。

      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中旬,已经披露最新净值的740余只私募产品,平均跑输同期大盘指数2.5个百分点,这在过去两年半的行业表现中绝无仅有。而且,这是在大市下跌时,更加让人关注。而历史上,阳光私募在震荡和下跌市中的表现总是格外亮眼的。

      从整体收益上看,阳光私募在2011年上半年受到的考验也是巨大的。(不考虑各时段差异)行业整体在2011年6月的平均收益-6.5%。从各家机构的角度看,大部分机构的半年累计亏损幅度可以达到10%上下,净值亏损幅度在6%以内已经堪称优秀,亏损幅度如果控制在2%以上,甚至盈利的话,那么净值表现基本在业内前10%。

      另外,2011年上半年也是过去历史上,王牌机构最受挫的一年。去年业绩领先南京世通(投资经理为常士杉)两期完整年度的产品,截至6月初,净值分别下跌13.4%~16%。其中5月份受挫格外严重。

      前一年的第一名广州新价值的投资委员会主席罗伟广,管理的10多期产品,截至6月初的平均亏损幅度为20%左右,其中5月份一个月就下跌11%~13%。在业内引起普遍关注。

      另外,过去一年表现较好的彤源2期(任云鹤管理),1~5月下跌了9.79%,铭远巴克莱下跌了近10%,广州瑞天诸期产品(李鹏管理)分别亏损了8%和13.95% 。曾经和罗伟广搭档的唐雪来管理的财富成长诸期产品,1~5月最多亏损了9.23%,智诚投资的张弩累计亏损了18%~20%

      此外,新近转场进入阳光私募行业的几位知名投资经理也初战不利。广州金鹰的前任投资总监龙苏云管理的一个产品,2011年1~5月的亏损幅度也达到了7.07%。

      诸多知名投资经理皆遭遇较大亏损,表明2011年上半年的行情特征与过往两年的表现相差很大。

      5月“空袭”影响巨大

      如果仅仅归纳总结2011年上半年的业绩,可以发现5月份的业绩表现对各期阳光私募影响巨大。

      根据第三方的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5月的亏损,大概占到了上半年阳光私募业绩亏损的近7成。全部阳光私募该月的业绩总体亏损4.3%,占到前五月亏损的三分之二。

      根据此前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去年十强表现仍然为“分化”结构。去年的冠亚军世通1期和华宝1号今年以来相对强势,在全行业中的排行榜暂列第三和第四名;去年第三名,理成风景2号,今年以来的业绩暂为第359名(全部362只产品),去年第四名德源安成长一期的今年排名是34名,仍列行业前十分之一。去年第五名瑞天价值成长排在今年的第102名,混沌2号列在今年的58名。去年第七名展博1期的业绩表现和瑞天差不太多———位列第94名,而深圳铭远投资管理的铭远二期和铭远巴克莱则徘徊在330多名。第十名的彤源2号也在286名左右,名次靠后。

      在去年的十强基金中,在今年前两个月仍有两家位列十强,但至6月后,伴随着世通和华宝的收益下落,目前仍在行业前10%的去年十强已经没有。公募基金冠军“集体摔跤”的情况,在私募行业也全面上演,

      另外,根据好买研究的结果显示,5月份在沪深300指数下跌5.99%的情况下,私募基金单月业绩差距达到20%以上。部分冷门私募基金凭借本月优秀的抗跌表现一举赶上今年热门私募,跻身于排名前列。同时,部分热门私募则业绩一路下行,表现差异十分明显。

      该研究中心的统计还显示,5月份公布净值623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中,有66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比例仅为10%,若仅将5月23日大跌之后公布净值的基金纳入考察范围,那么其中仅有13只私募基金在大跌后继续保持了正收益,比重更下行至3%。统计显示,5月尤其是5月下旬的突然大跌对于阳光私募的行业表现影响很大。

      “净值管理”困扰投资人

      如果说,2011年市场和阳光私募的表现是颠覆性的话,那么2011年上半年机构的表现则是异化。尤其是市场的逆向结构性调整,令以往大家熟悉的私募基金风格发生新的变化,这点是市场所没有预期的。

      截至2011年6月份,我们发现能够在榜单上有较好表现的机构仅仅局限在以下几个行列。

      首先是一些传统的低风险的管理人,诸如星石投资、中国龙等,他们因为其一贯的低风险资产配置逻辑,以及对于宏观较好的判断,而幸免于A股市场2011年的大跌之中。

      另外,一些老牌的私募机构,尤其是具备较长投资年限和投资经理,或是对周期股表现非常倾心的私募机构,业绩也很出色。比如,重阳投资、民森投资(蔡明)、天马资产管理(康晓阳)、长金投资的王巍等等。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其中部分机构应当是理念和能力的体现。但也有部分机构或许是选股偏好的原因。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仓位不轻的私募基金,他们依靠抓结构性机会在5月中胜出,在今年震荡市场结构性行情中,灵活的操作和把握板块机会的能力变得比往常更加重要。由于今年市场表现非常无序,使一些往年擅长此道的名牌基金经理暂时低迷,而名不见经传者则大为表现。这可能是今年私募基金最需要思考的原因。

      阳光私募的方法论风险

      从目前市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私募基金操作上遇到两难局面。

      首先的问题在于,一贯的“净值管理”方法可能遭遇挑战。比如在5月份市场下跌时,私募基金就比较为难,一方面市场短期观望情绪浓重,加之全国多地严重旱灾使得本已恶劣的通胀形势雪上加霜,私募整体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另一方面,在市场超预期下跌之后,面对可能随时来临的反弹,私募基金如果采取过低仓位也很可能带来踏空反弹的结果。而在过去两个月中,屡屡的抄底都被打破,令私募在“净值管理”和把握机会上,更加陷于茫然,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私募机构最需要思考的方面。

      另外,市场变动也显示,A股市场以往的风格特征和波动性都有放大的趋势。比如相关的研究就显示,5月份急跌之所以影响巨大,在于该次下跌普遍出乎众多机构的预料。而且,从结构性上看,今年以来的市场受到宏观和货币以及市场自身的股价结构调整的因素影响,股价变化趋于多样,单纯的低仓位仍然不足以保证私募基金获得正收益。

      比如,私募界中以低仓位获取绝对收益闻名的中国龙等机构,以及对市场趋势判断敏锐著称的短线机构等都没能在5月份取得正收益。5月份的市场表现确实有很大意外和波动性产生。如何面对类似“黑天鹅”的市场突然波动,或是适应在如此的波动中寻求组合管理的下一个机会,这对阳光私募来说,是一个尤其值得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