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灵活性
⊙周子勋
在对中国宏观经济是否将硬着陆的争议声中,国务院高层相继奔赴各地,就通胀形势、小企业金融等关系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走向展开调研考察。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这也是2010年10月以来第五次加息。
与此相对应的是,央行在7月4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新闻稿强调,要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并且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替代了此前的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这显示出当前加息,最主要考虑的不是物价创出新高,而是政策已到了需要做出一定调整的时候了,即在保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出政策的灵活性。
无疑,由于此前投放货币过多,再加上今年以来南方地区的旱涝交替等灾害性气候因素的影响,目前的通胀压力依然不小。市场普遍认为,6月CPI将再创新高并突破6%。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通胀年内将得到有力控制,涨幅有望落至5%以下。显然,只要切实落实目前的政策,稳定物价应该不是大问题。
现在争议较大的,是在调控与经济增长究竟何者为先的问题,尤其是地方政府,担心经济增长放缓的顾虑更为明显。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官方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这也是自3月以来PMI的连续第三个月回落。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平稳回落。而在经济增长持续回落的时候,地方政府对于当前的调控在实际执行当中也出现了一定变通。应该看到,在近期一些政策执行力度减弱的情况下,不仅高端房地产市场继续升温,而且在土地市场也连续出现新地王。
不可否认,从去年10月开始,央行主要采取数量工具,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地量化紧缩方式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直接抬升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导致融资成本猛升,而承担融资成本的往往是私人部门。而今年央行两次加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目前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今年前4个月,我国资金环境总体偏紧,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加突出。报告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
在银行进一步紧缩中小企业贷款之后,大量中小企业只能寻求民间借贷渠道缓解资金问题。温州市金融办近期对35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三者的比例为56:28:16,银行贷款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占比则提高了6个百分点,而且还存在着不少的民间高利贷问题使得不少的中小企业陷入倒闭。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中小企业倒闭的现象显然被明显夸大了。事实上,基于地区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感觉融资难。广东某市温州商会原会长就表示,比起温州,广东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要好很多。据了解,在中山和江门,目前除了四大行,很多银行支持企业用联保而无需抵押物的方式融资,一般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额度可以保证,只不过需支付高一点的利率,往往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5%至20%。
可见,目前的中小企业问题关键点不是在货币政策上,而在于融资体制,我国缺乏相对应的专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对于目前政策面临的挑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早几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时表示,金融系统要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对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