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退役后的姚明现身上市公司合众思壮发布会,在引来掌声和尖叫的同时,也拎起一笔“暴利”的旧账。
好事者给姚明算了账,以其当初持有合众思壮67.5万股计算,“现在姚明所持合众思壮股份的市值已由最高时的7693万元缩水至2186万元,账面损失超过5500余万元。”结论是“姚明退役钱途报警”,仿佛姚明真的赔了5000万元一样,有点滑稽。
我比好事者还好事,翻出了去年合众思壮上市时的故纸,发现当时的报道比眼前这篇更滑稽。尽管该记者没有了解到2007年姚明入股的成本,但仍然用1元1股的价格作为姚明入股的成本价,更言之凿凿地说,“姚明的这项投资在短短两年间收益率高达165倍”。
事实是,姚明既没有赚到165倍,也没有亏掉5000万——在2013年4月解禁前,这些“收益”和“损失”他只能看着。届时,他的投资收益究竟能有多少倍,弹性空间大得惊人,这既取决于他是以几倍PE入股,也取决于他最终卖股的价格,两个指标随便变化一下,收益倍数的绝对数字可以相差好几百。
然而,人们仍然愿意相信姚明赚了钱或赔了钱,愿意看到PE的暴利和暴利的缩水,就算姚明的社会形象已经如此之好。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除了娱乐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不患寡,患不均。试想:那边是姚明的暴利和暴利的缩水,这边是10年上涨500点的市场(事实上由于首日涨幅和除权等因素不计入指数,这个说法也相当不准确),普通投资者从情绪上当然很难接受“暴利”,尽管他们承认姚明(PE、直投)的投资运作周期长至3年-5年,承认姚明的投资要作费时费力的尽职调查,承认姚明持有的股票因限售要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承认姚明给企业带来了品牌及其他增值服务,承认新股发行改革后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在缩小……但当自己很难从股市赚钱时,上述承认就显得意义不大了。
问题的根子在于提高股市的平均回报。姚明出席发布会的消息见报当天,本报关于有关方面正积极研究上市公司分红和中国版401K计划的报道,也见诸报端。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