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宏观调控如何平衡高通胀与增长放缓矛盾
  • 上半年央企营收近10万亿元
  • 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将获政策支持
  • 抄底客出手 7月京城楼市“价跌量涨”
  • 财政部代理发行
    七省及宁波市地方债226.6亿元
  • 审计署首次自评工作绩效
    去年审计23名省(市)部长
  • 业内人士呼吁:充分发挥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效用
  •  
    2011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宏观调控如何平衡高通胀与增长放缓矛盾
    上半年央企营收近10万亿元
    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将获政策支持
    抄底客出手 7月京城楼市“价跌量涨”
    财政部代理发行
    七省及宁波市地方债226.6亿元
    审计署首次自评工作绩效
    去年审计23名省(市)部长
    业内人士呼吁:充分发挥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效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调控如何平衡高通胀与增长放缓矛盾
    2011-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沈建光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沈建光

      (作者系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昨天,中国公布了7月份PMI数据。7月份PMI延续前几个月下滑趋势,回落至50.7%,但与6月份的大幅回落相比,7月份PMI环比仅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早前市场的悲观预期,显示经济活动在持续紧缩货币政策下仍处于适度回调之中。此外,购进价格指数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示抗通胀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放松货币紧缩时机尚未到来。

      由于近期美国经济前景颇为悲观,弱势美元又加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7月份出口指数继续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为50.4%)。同时,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上涨、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取消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加大了国内出口商压力。相比之下,7月份进口指数有所恢复,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达到49.1%,显示国内需求出现回升信号。但鉴于美国债务危机影响深远,美国经济将饱受其害,因而预计国内7月份出口同比增速或降至15%,部分奢侈品关税降低、个人收入提高及人民币维持强势等因素会影响7月进口同比增速或达20%。

      当然,目前市场最为担忧的问题是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数据显示,7月份新订单指数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51.1%。自去年12月份以来,新订单指数除今年3月份短暂回升外一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降幅多在1个百分点以上。7月份新订单指数转而回升,预示着当前国内需求增长获得了新的支撑。 另外,7月份生产指数为52.1%,比6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在7月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等生活消费品行业都处于高位,显示目前我国生活消费品行业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效果。

      笔者据此分析,刘易斯拐点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带动当前旺盛的高端消费,推进生活类消费迅速发展,预计未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还将进一步扩大。其中,预计7月份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增速将达17.5%。另外,预计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7月份工业增加值仍然强劲(同比增速或达15%)。

      由此观之,尽管目前PMI数据出现小幅回落,但其他经济活动数据仍强于市场预期,因此不必对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下滑过于悲观,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未来经济“硬着陆”风险较小。据此推断,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四季度将有所反弹,全年GDP增速或达9.3%。

      与此同时,7月份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下半年通胀压力依然不减。7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6.3%,比上月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纺织业低于50%,其余19个行业均高于50%。另外,通过跟踪7月份官方三大食品价格指数可见,7月份食品价格仍延续上涨趋势,但商务部与统计局的食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幅度均超过6月份,农业部食品价格环比涨幅低于6月份,表明食品价格仍处于上行空间,预计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3.9%。但是,预计7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达到3%,非食品价格上涨增速已达13年来最高水平,显示当前核心通胀压力较大。基于上述分析,预计7月份CPI同比上涨6.3%。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通胀具有长期性特征,抗通胀难度较大,特别是国内外因素都可能助长通胀。考虑到本轮通胀的全面性,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暗示当前通胀仍未进入其下行区间。更重要的是,通胀峰值可能会延迟至今年三季度,8月份或9月份通胀水平有可能会再创新高。笔者据此预计,全年通胀将上调至5.5%,超过政府设定的4%调控目标,表明控制通胀仍将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正因为如此,在当前通胀压力尚未得到明显控制情况下,央行不会轻易放松紧缩货币政策基调,但会进行适当微调,或选择抗通胀效果更明显的价格型工具,避免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较大负面影响。笔者预期,央行在今年年末前至少还会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一次,下次加息的时间窗口或在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