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7月券商佣金 环比大增34%
  • 广发证券·上证报爱心珍珠班正式启动
  • 挑战权威看空美国 大公影响力仍待提升
  • 华泰紫金龙QDII濒临清盘 15只集合理财产品净值逼近亿元红线
  • 银监会要求彻查银行服务收费违规问题
  • 国投瑞银:债市接近可投资区域
  • ■机构一线
  •  
    2011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7月券商佣金 环比大增34%
    广发证券·上证报爱心珍珠班正式启动
    挑战权威看空美国 大公影响力仍待提升
    华泰紫金龙QDII濒临清盘 15只集合理财产品净值逼近亿元红线
    银监会要求彻查银行服务收费违规问题
    国投瑞银:债市接近可投资区域
    ■机构一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一线
    2011-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机构一线

      沪上银行业纠纷热点集中

      记者从上海银监局了解到,2011年二季度,上海银监局受理各类银行业客户投诉咨询事项环比有所下降但热点仍然集中。信用卡、代理保险、存贷款、银行收费等四项服务纠纷占比高达63.36%。

      数据显示,上海银监局二季度受理各类银行业客户投诉咨询事项1276 件,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其中来信122件(含来邮1件),环比下降14.7%;来访34批39人次,同比上升70%;来电1120个,环比下降5.2%。其中反映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服务纠纷类的占比91.14 %,主要集中在信用卡、代理保险、存贷款、银行收费等方面,占比分别为24.88%、11.82%、14.91%和11.75%。

      此外上海银行同业公会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沪上各银行客服热线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二季度银行业客服热线总体良好,但个别指标亟待改善。转接人工平均等待耗时约43.97秒,与一季度相比增加了12.8秒。被拨测电话中20秒内成功转接人工的仅占48.38%,25家被测机构中有20家未达到目标值80%,有13家甚至在50%及以下。上海银监局表示,各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电话转接人工待时过长的问题,大力倡导无广告插播服务热线。(邹靓)

      

      渣打在中国内地税前盈利猛增76%

      渣打集团昨日晚间发布2011中期业绩报告,连续9年取得创纪录的中期盈利,集团收入增长11%至至87.6亿美元,税前盈利增长17%至36.4亿美元。

      截至报告期末,渣打核心第一级资本比率为11.9%,去年上半年为9%;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8.1%,去年上半年为76.2%;股东回报率为13%。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表示:“我们取得了创纪录的收入和税前盈利,资产负债表表现优异,提升了资金水平和分红,业绩十分出色。集团业务增长稳健强劲并呈多样化趋势。随着渣打所处核心市场亚洲、非洲和中东之间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中产阶级人群的快速成长,我们持续地看到更多良好的盈利增长机会。”

      在中国内地,渣打将继续投资,加速业务拓展的步伐。今年年初至今,渣打新设了9家分支行。渣打在中国内地的网点总数已达71家。上半年,渣打集团在中国内地收入同比增长16%至4.04亿美元,税前盈利(包括渤海银行)增长76%至1.37亿美元。(石贝贝)

      

      太平人寿连续两年获惠誉国际‘A-’评级

      近日,惠誉国际评级公布了其对中国太平保险控股及其运营公司的评级报告,确认太平人寿的财务实力评级为‘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这也是惠誉连续第二年对太平人寿做出‘A-’评级。

      在评级报告中,惠誉认为,由于太平人寿在目前进行的业务发展中注重利润较高的期缴保费产品,公司的内涵价值持续稳健增长,并在2010年底达到175亿港币,同比增长28.5%,盈利保持令人满意的水平,且太平人寿的资本金水平也保持稳健,与其现有的评级级别保持一致水平。此次评级也反映出太平人寿的财务业绩水平和业务拓展取得了进步。(黄蕾)

      

      银联卡

      成为深圳大运会德国代表团唯一指定用卡

      8月3日,中国银联与深圳大运会德国代表团组委会、中国工商银行在法兰克福共同宣布,银联卡成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德国代表团唯一指定用卡。这是继蒙古代表团后,中国银联联合相关机构再次为大运会境外代表团提供用卡支持。

      为给到访的各国代表团和观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用卡服务,中国银联联合各方,多策并举优化大运会的银行卡支付环境。目前,大运会场馆及周边商业区、重点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的银联卡受理覆盖率达到95%。

      近年来,德国的银联卡使用环境不断完善。银联卡已经可以在德国超过半数取款机(ATM)使用。持卡人在德国所有贴有“银联”、德国储蓄银行和BW银行标识的取款机,都能方便地支取现金,还可在百货公司、免税店、名品专卖店等2万多家中国游客经常光顾的商户刷卡消费。

      (邹靓)

      

      阳光保险提醒:让保险撑起孩子暑假“保护伞”

      据阳光人寿保险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6月以来的销售数据显示:暑期前来咨询儿童意外险的客户及儿童意外险的投保率明显增加。保险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投保:一是选择少儿卡单或者将家长作为主被保险人连带孩子一起投保。阳光人寿推出的顺心卡A款和B款就属于此类险种。

      二是针对疾病,住院医疗和住院补贴型的保险产品,可以帮助家长们减轻住院负担。保险专家建议:一般而言,家长们选择最高报销5000元-10000元额度的住院医疗保险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身体不是特别差,可以不用考虑过高额度。同时,保险专家建议,国内游,一般选择意外险和意外医疗保险;出境游,尤其要注意保险公司是否提供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等服务。(卢晓平)

      

      瑞银:关注信贷占GDP比率

      “如果加上银行承兑汇票、信托产品以及委托贷款等主要表外项目,过去3年中国银行业信贷占GDP比率出现大幅增长。”瑞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昨日表示,信贷占GDP比率的上升趋势应当尽快停止,并在未来的几年里反转。

      汪涛说,从流量的角度看,过去2年表外信贷已经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使得新增银行信贷所描绘的经济中的信贷状况并不完整、甚至有偏差。

      中国的信贷对GDP比率是否已经过高?汪涛认为,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之前,应牢记中国经济的两个特点。 首先,中国经济的融资结构——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最重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这也意味着企业债务融资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居民债务。

      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由存款性公司发放的国内信贷余额占GDP比重仅略高于100%,而中国是150%。 然而,美国经济的整体信贷水平,包括那些来自于高度发达和复杂的金融市场(以及银行的表外信贷)的部分,在2010年占GDP比重超过了340%,而中国则不到200%。 此外,2010年中国银行业对非金融类企业的信贷余额超过GDP的100%,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仅约39%。

      尽管很难得出中国信贷水平过高的结论,但其信贷扩张的速度却令人担忧。 瑞银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指出,过去5年中,信贷占GDP比率累计提升35-40个百分点与许多国家后来出现的危机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拿中国来说,如果纳入表外信贷,则银行业整体信贷占GDP比重在过去5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在过去3年则增长了40个百分点。

      汪涛认为,中国信贷扩张的危险在于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信贷占GDP比率的上升趋势应当尽快停止,并在未来的几年里反转。只要政府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投资者就不应期盼当前银行信贷温和紧缩的政策会出现放松或转向。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银行信贷的增长将慢于名义GDP。”(石贝贝)